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浸會大學公布十年發展計劃,準備籌募8億元興建本港首所中醫教學醫院,以中西配合診療模式運作,預計可提供200張病牀和門診服務,為學生提供臨牀實習機會。校方正向政府申請撥出鄰近校園的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地皮作發展,並獲政府答應日後透過買位資助醫院營運。
樓面18萬呎 200張病牀
浸大校長陳新滋介紹發展大計時表示,本港沒有中醫醫院,只有中醫門診服務,中醫課程學生只能返回內地實習。「內地中醫可以開刀做手術,但香港一定不能,學生實習後未必能配合本港要求。」
浸大將在未來10年內斥資8億元,興建一所中醫教學醫院,構思中的醫院樓面面積18萬平方呎,參照現時浸大設於伊利沙伯醫院的中醫門診運作模式,以中西醫配合診療醫治病人。
陳新滋指出,現時浸大設有11所中醫門診,待醫院建成後,便可轉介病人到醫院接受診治。浸大亦計劃日後與港大和中大合作,供兩所大學的中醫學生到教學醫院實習。
申請鄰近校園土地興建
陳新滋又說,浸大已設計醫院建築圖則,正向政府申請鄰近校園的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土地,使教授可在中醫藥大樓上課,然後到毗鄰教學醫院看症。他強調,浸大必定會興建教學醫院,「萬事俱備、只欠土地」,若最終申請被拒,校方會競投政府早前推出的黃竹坑和大埔私家醫院土地。
收費方面,中醫教學醫院將以非牟利私家醫院形式運作,收入將作醫院日常營運和研究用途,收費料介乎私家醫院和政府醫院之間。
政府允買位提供資助
浸大預計,連同初期營運開支在內,整項工程費用高達8億,但陳新滋透露,已有一批善長仁翁表態有意捐款,校方亦已獲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口頭支持,政府日後會透過買位提供資助,屆時市民有機會以政府醫院收費入住中醫教學醫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