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晚,官方新華社全文發布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有消息說,此文原計劃在上周四(21日)發布,推遲一周的原因未明。分析認為,延後推出本身說明中央對各種意見慎而重之,亦顯示未來5年任務艱巨複雜。
未來5年,經濟結構的轉型、收入分配重新劃分以及政府新老班子交接,都令內地經濟社會發展與穩定面臨新的更加複雜的環境。因此,規劃未來5年的發展方案,要做到「謹慎與周全」,相信也是頗費思量。
貧富懸殊 低下層怨聲四起
「十二五」規劃實施最大的難點,就是在未來對收入分配的調整上,有專家坦言,「這將是一場攻堅戰」。
內地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擴大,反映財富分配狀況的堅尼系數2000年超過0.4的警戒線,到2007年已達到0.48,低收入群體怨聲四起。中國經濟下一步確定以消費引領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亦需要百姓手中有錢才可啟動內需。「十二五」規劃因此提出將「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加薪已經成為時下內地民眾的心理預期,但如何加?上漲的工資是否會被上漲的物價抵消?掌握政策話語權的高收入者是否甘願縮小與民眾的收入差距?都是近來網上的熱門話題。
調整收入分配的說法從2009年就已經被政府反複提及,但方案卻遲遲未見出台,今年雖被冠以「分配調整年」,但除各地調高最低工資外,普通工薪階層收入未有明顯改善。
有關個人所得稅制「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改革思路2006年就寫入「十一五」規劃,即將高收入者的稅負升高,低收入者的稅負降低,但該項改革一直進展不大。
3大阻力 專家料改革需10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認為,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阻力有3方面:第一是利益格局已經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團不可能自動放棄在財富分配中的優勢地位;第二是路徑依賴,很多政策已經實行幾十年了,一下矯正過來很難;第三是政策分割、部門分割、地區分割構成無形的阻力,帶來的抵消作用不容忽略。
他認為,要將收入分配格局調整到相對合理或公正的程度,需時10年左右。
鍾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