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信訪,原稱「群眾來信來訪」,是中國特色制度之一,是民眾循司法等途徑無法解決問題時,可到信訪局投訴。如果民眾在地方信訪局投訴不果,就會向更高層「上訪」,最終「進京告御狀」,國家信訪局每年處理的獨立個案超過千萬宗,還有更大量的重複上訪者。
「山高皇帝遠」 地方官員乏監管
在北京,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的信訪局附近曾有大批上訪者露宿,人數一度達到約2萬人,成為「上訪村」,經公安多次驅散、信訪局搬遷之後,人數大大減少。上訪者同時面臨「截訪者」的威脅,由於「越級上訪」被視為不穩定因素,基層公務員會因為有民眾進京告狀而受到上頭責罰,故會派出下屬、僱用保安員甚至打手,以勸諭、賄賂、毆打、軟禁等多種手法軟硬兼施,令其返回原籍。
而拒絕息訪的上訪者多會遭到更嚴厲的打壓和報復,每年皆有大批被送進精神病院,或以擾亂社會秩序、聚眾鬧事等罪名被關押或勞教。
多次批判中國信訪制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所研究員于建嶸說:「中國上訪問題由政體邏輯制約,永遠無法解決。」
于建嶸解釋,中國採取屬地管理模式,中央雖然接受投訴,但其訴求最終仍需地方處理。而地方官員遭遇上層壓力,只能執行「控制上訪者,不准去告」思路。
司法不獨立 上訪問題永無解
于建嶸還表示,內地還推行「穩定壓倒一切」策略,致使諸多地方官員所有事情均敢去做,他認為解決中國上訪問題,只有政治體制改革和法制建設兩步走思路,其中在司法層面,必須實現司法獨立,「中國地方法院均不敢判縣委書記違法,是不容迴避的事實」。他說:「很顯然,兩方面均存改革困難。因此,中國上訪問題,永無解。」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