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指微升,但港股仍以下跌股份居多,9月至今愈強勢的股份,近兩日表現愈弱,元氣有待恢復。另外,非指數股份走勢與人民幣匯價掛鈎,日後投資者宜多留意人民幣匯價表現。
經過周三的大跌市後,港股昨日微升,恒指漲46點,報23210點;國指升67點,報13326點;大市成交降至760億元。
人幣匯價回軟僅暫時性
昨日恒指見喘定,內地A股跌勢亦不嚴重,上證指數僅微跌5點或0.15%,報2992點,但美元兌人民幣升0.0065至6.6870,港股的非指數股份依然下滑。雖然筆者昨日指出,人民幣匯價下跌對於港股的最大衝擊已過,但人民幣昨日繼續疲弱,整體大市仍呈向下。昨日港股上升股份495隻,下跌股份614隻,373隻無起跌,下跌股份數目佔比略高。至於本報數據系統涵蓋的33個行業當中,亦只有12個行業昨日錄得上升。
由此看來,非指數股份已非如年初般,跟隨內地A股上落,由9月至今,非指數股份表現改與人民幣匯價掛鈎,因此,大家今後炒股必須密切留意人民幣表現。
昨日個別行業方面,尤其以9月至今升勢較大的本地零售股及汽車股,下跌幅度較厲害,連同近期強勢的航空股,成為了昨日3大弱勢行業。
由此看來,人民幣匯價回穩,非指數股份短線才能觸底回升。上周舉行的G20財長會議當中,成員國提倡匯率以市場主導,避免競相貶值貨幣,反映各國滿意人民幣升值進度,導致人民幣匯價本周回軟。但於11月11日至12日在首爾舉行的G20峰會之前,若人民幣持續回落,各國便有機會再向中國施壓。於G20峰會舉行前,人民幣匯價回升,才能向各國「交差」,因此,筆者預計人民幣匯價回軟只是暫時性,投資者毋須過分恐慌。
沽零售股獲利 待機再低吸
利信達(0738)及謝瑞麟(0417)昨日公布業績後股價大插超過一成,短線持有零售股的風險增加,因此,本欄將零售股悉數沽出獲利,景福(0280)、安莉芳(1388)及I.T(0999)分別以2.48元、7.7元及6.47元沽出。
I.T剛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半年業績,純年按年上升1.41倍至1.08億元,表現不過不失。若按其他零售股的業績後股價下跌模式來看,I.T股價下試5.8元以下亦有可能,較這個水平進一步下跌的話,預測今年度市盈率大概降至16倍左右,對於半本地半內需概念的I.T來說,便回復吸引力,但筆者建議,還是等待跌勢回穩才考慮低撈。
筆者將會尋找另一批強勢股份,套取資金將會於稍後分段入市。
撰文:楊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