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晶片分工合作 天河成功關鍵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9日 05:36
2010年10月29日 05:36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天河一號」電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強的超級電腦,關鍵在於中國自行開發的連接晶片技術,把大量晶片連繫,造就每秒2500萬億次的運算速度。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經理古煒德向本報解釋,這種合作式運算(cooperative computing)已成為超級電腦的發展趨勢。

連繫大量晶片成趨勢

古煒德指出,超級電腦講求的是運算速度,以往是一堆電子板裝嵌成一台大機器,着重的是電路板、CPU速度;現在就講求如何把多部電腦連繫,讓它們妥善分工協調,例如把一條數分開10份,分給10個部組運算,再把10個結果整合,講求的是電腦協作分工。即使沒有頂尖的電路板設計或CPU技術,但仍可透過「合作式運算」製造出超級電腦。

內地CPU技術未及美國

古煒德不諱言「最快超級電腦的意義沒有以往那麼大。由於合作式運算是大勢所趨,影響了業界研發更強CPU的興趣」。他指出,雖然中國超級電腦的速度超越美國,但內地的CPU技術未必及得上美國水平,因此美國仍限制這類重要電腦出口。「若10部電腦進行的運算,可以用一塊晶片做到,這樣當然可以令運算更容易」。

明報記者 黃展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