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癡呆症正名「腦退化症」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30日 08:21
2010年10月30日 08:21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癡呆症」三字常予人癡癡呆呆印象,令不少病人家屬怕被歧視,諱疾忌醫。賽馬會耆智園聯同18個機構舉辦正名比賽,「腦退化症」因為能直接說明病况,終脫穎而出。正名創作者只是一名小五生,而他的靈感來源,就是來自本身亦患「腦退化症」的公公。

就讀寶血會思源學校的小五生陸子庭,擊敗眾多成年人奪冠,原來其創作意念與家人息息相關。他說:「今年5至6月,學校舉行以癡呆症為主題的講座,一段影片講述患癡呆症的婆婆替孫女買飯,但不懂如何回家,當時聯想到同樣患癡呆症的公公,曾試過往街市買菜後不懂回家,即時便想到『腦退化症』這個名字。」

「外公不喜歡這名字」

陸子庭表示,公公4年前離世,但生前知道自己患上癡呆症,「不太喜歡這名字」。子庭與家人討論病情時又會避免講「癡呆症」,「因為他只是記憶衰退」。除勝出比賽,新名更有望改變社會上根深蒂固的觀念,子庭對此感到既高興,又興奮,因為可以幫到其他病人,又直言:「退化比癡呆好。」

高錕妻贊同正名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的太太高黃美芸亦對正名腦退化症大表贊同:「癡呆症患者只是腦部退化,其他部位並沒有退化。」她認為癡呆令人聯想到傻,並不太好,「高錕都感到抗拒,好像被人叫到傻」。

耆智園:新名準確描述病况

新名是由1300多個名字中脫穎而出,其他熱門候選名字還有智退症、腦還童症、高錕症等。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解釋挑選「腦退化症」的原因:「患者早期正常並非癡呆,新名比較中性,而且準確描述腦部退化現象,直接說明病因,病人及醫生皆接受。」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