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2年立法會和特首選舉的產生辦法昨日揭盅,政府建議立法會直選及功能界別各增5席至共70個議席,新增的5個「超級區議會」議席,將由412名民選區議員提名,候選人最少要獲得15人提名,候選人選舉開支更可高達600萬元。在提名不設上限以及偏高選舉經費夾擊下,獨立人士、小型政黨更難參選,有議員質疑,一般區議員怎可能負擔數百萬元的選舉開支;一旦落敗,更可能隨時破產收場。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昨早先向立法會交代兩個選舉辦法的細節,隨後再召開記者會。下屆立法會議席由60席增至70席,直選增加5席,5大選區不變;功能界別新添的5席,會變成「超級區議會」議席,參選人必須是民選區議員,須獲最少15個提名,候選人可多於一人(見表一),以名單出選,當局估計約有20多張名單參選。
競選經費方面,考慮到投票「超級區議會」議席的有320萬選民,每張參選名單的開支上限為600萬元。另外,政府將按通脹,把現時每張選票資助11元加至12元,或申報的選舉開支的一半,以較低者為準。
張文光:超級議席助長仇富
民主黨張文光批評600萬元的選舉經費太高﹕「600萬代表什麼現象?這是兩層私樓、3間居屋?有哪一位普通區議員能夠負擔,選唔贏就破產?」他直斥「表面是一人一票選出來,但參選需有600萬就是假平等……區議會選舉應該是平民化,但『超級區議會』議席代表富有化,只會助長政治仇富,甚至階級化。」
公民黨湯家驊亦批評,「怎樣叫月入只得逾萬元的區議員能夠拿出300多萬(政府最多資助300萬元)來參選?」,直指此安排對有志參政的人造成很大阻力。
林大輝稱600萬太少
另一邊廂,工業界林大輝則認為600萬元是不足夠,並揶揄林瑞麟「食米唔知米貴」﹕「局長認為(600萬)做得到,但未必做很好。」旅遊界謝偉俊甚至認為選舉經費不應設上限,這才可鼓勵商界及其他人士參選,「商界有經費,但沒有時間;相反,社運人士有時間,沒有經費」。商界林健鋒亦嫌600萬元太少,說西方選舉並沒有選舉經費上限。
林瑞麟表示,600萬元的選舉經費當中,逾300萬元屬宣傳單張印刷費,餘下是橫額、其他工作的費用。他說,政府將資助參選人一半的經費,認為600萬元的水平較為恰當,他並反駁林大輝說「佢(林大輝)資源多、他的朋友資源多」,重申選舉經費不可以定得太高。
提名門檻高被指阻新血參選
至於政府把提名門檻設於15人,而非泛民要求的10人,則被議員批評太高及不設上限,窒礙獨立人士及小型政黨參選。林大輝表示,政府鼓吹關愛,但現時的方案並不關愛獨立人士及小型團體,他建議把門檻降至5至10人。林大輝批評說﹕「門檻設於15人,又不設上限,對獨立人士、細小團體完全沒有關愛……令他們完全沒有空間參選、沒有新血加入立法會,完全扼殺他們參選的機會。」
林瑞麟解釋,不設提名門檻上限是「留有廣闊空間讓候選人爭取支持」,他認為,沒可能會有一人獨攬數百名區議員的提名,「即使好有說服力的參選人亦沒可能獲得300多、400人提名」。他相信日後的「超級區議會」議席具有競爭性,是一項矚目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