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早前傳出多個有意參選立法會「超級區議員」的名字﹕自由黨田北俊、公民黨湯家驊、民主黨單仲偕、工聯會陳婉嫻、獨立人士龐愛蘭等,不過,民主黨及民建聯都表明,要待明年11月區議會選舉後,始決定最終人選。
民主黨最多提4名單
由於超級區議員候選人須取得民選區議員這張入場券才可參選,因此,民主黨和民建聯都會派出有分量及知名度的人士參加明年區選,民主黨單仲偕有可能參選港島區,公民黨湯家驊可能出選沙田或將軍澳。
今屆區議會之中,有60名民選區議員的民主黨是泛民中最強,單靠一己之力,最多也可提名4張名單,然而,單仲偕表明,按民主黨佔全港約兩三成選票計算,較大可能是穩取一席,爭取第二席,故不會派太多人參選。
湯家驊:盼民主黨出手湊數
現時只有10名區議員的公民黨,執委會早前表明,不鼓勵現任立法會直選議員改選超級區議員,傾向派出年輕黨員參選,以增知名度。湯家驊對此有不同意見,認為應以推高投票率為目標,派出具知名度人選,他正考慮是否參選,如參選並勝出,會再游說公民黨。他表示,若公民黨沒有15個提名,盼民主黨出手協助。
至於區議會的大哥民建聯,一黨已有115名民選區議員(今屆全港區議會有405名民選區議員),若他們傾巢「綑綁」僅提名一張名單,便已「消耗」四分之一的總提名名額。民建聯葉國謙稱,內部尚未決定人選和競選策略,現時還在研究應派知名度高的人士還是第二梯隊,具體要待區選後決定。
工聯會黃國健承認,600萬元的選舉經費上限有點高,且要面對全港逾300萬選民,一些已有知名度的候選人會較有利;至於工聯會陳婉嫻會否出選,目前仍屬未知之數。80後反特權青年成員林輝批評,參選超級區議員的門檻「高得好過分」,普通人根本沒有條件及能力角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