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參與選舉,離不開錢的問題,上屆一個地區直選席位,選舉經費上限已達157.5萬至262.5萬元,不少候選人為了參選傾家蕩產,走運的還可以靠政黨借貸、資助,否則要先自掏腰包,民主黨甘乃威便曾為參選賣樓,套現200萬元。
立法會現分5大選區,選舉經費上限視乎每區選民人數而定,九龍東及九龍西較小的選區,經費上限為157.5萬元;新界西新界東則多達262.5萬元。上屆出選新界東的龐愛蘭就用了243萬元選舉開支,成為最豪的候選人,可惜最後未有當選,她當時得票有20455,得票率5.7%,高於3%的最低要求,可獲政府每票津貼11元即22萬多元;否則,若得票低於3%,不單沒有每票的津貼,連5萬元的按金也會被沒收。
08向黨借貸 今年始還清
民主黨甘乃威於上屆立法會選舉擔大旗參選,「雖然黨要四五月才確定參選名單,但我不能等到時才開始籌錢」,甘乃威早於07年尾已賣出自住單位套現200萬現金參選,「層樓當時賣500萬,若那時不賣,現在可值800萬」。最終甘乃威名單的選舉開支接近180萬元,選舉期間他向民主黨借貸及獲友人贊助,又憑選票獲政府津貼,到今年年中,他終於向民主黨還清08年選舉的借款。甘乃威嘆道,「超級區議員」選舉經費最多可達600萬元,「一定不會是我甘乃威可以支持得來」。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