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趣味學習﹕潮人講古﹕電車、巴士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1日 05:35
2010年11月01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電車公司宣布斥資7500萬元更新車廂,沿用多年的下層一字側排長椅設計,改為如巴士座位般的橫排座位。估計要更新全港約160多輛電車,需時4至5年。

香港市民都知道,電車公司歷史悠久,陪伴香港人一起成長。50年前的電車,票價是頭等二角、三等一角,每次上車後,售票員便會在車上收費,然後給予乘客一張車票,經打孔後,乘客須保留車票直至下車。當時更會有「稽查」人員上車檢舉一些故意乘「霸王車」的無恥之徒。後來,電車公司進行了一次改革。為了節省人手,電車公司在1976年引入收費錢箱,車上賣票制度自然也取消了。

除電車外,巴士亦是當年香港人經常乘搭的交通公具。巴士的運作方式其實類近電車,也有售票員在巴士上售票。不同的是,電車售票員會掛着一個手掌般大小的打孔機在身上,而巴士的售票員則使用較輕便的打孔鉗。當年的巴士售票員同時要兼顧乘客上落車的秩序,以防巴士超載。報紙曾報道有售票員用打孔鉗拷打不守規則的乘客,結果,當然是被公司開除吧。

60年代,巴士為學生特設巴士月票,價錢為6元。學生可以每天乘車4次(即打4個孔),月尾還有兩個孔位以便學生可到北角巴士公司購買下一個月的月票,對於每天要乘車4次往返學校的學生可算是十分細心。

■有片睇:http://life.mingpao.com/sorealreal.htm

文﹕蘇真真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