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自司法機構今年1月1日起推行調解實務指示,訴訟雙方若無合理原因而拒絕調解,即使勝出官司者亦可能需承擔訟費,加上強拍門檻降低至八成業權,多了業主查詢調解服務。專業調解及談判學會培訓首批調解員,將於12月初落區處理各類糾紛問題。
調解員陪業主與發展商談價錢
專業調解及談判學會會長陳錦培表示,強拍事件中,小業主普遍缺乏支援,近月他收到小業主就強拍欲進行調解的查詢明顯上升,他沒有透露個案數字,但指佔總查詢三成,雙方糾紛主要為價錢方面的爭議,「業主其實想賣出業權,不過希望能爭取更高價錢」。調解員主要以談判形式,向業主分析當時形勢、最佳售出業權的時機及價錢等,務求做到雙贏局面。陳錦培曾陪同小業主與發展商談判,最終花了數小時商討出雙方滿意價錢出售業權。
立法會社福界議員張國柱指出,相比起律師,調解員傾向以公正中立的態度處理糾紛,表現同樣專業,「調解員不會判定事件是對與錯,只會為客人尋求最佳解決方法」。他希望政府為調解員設註冊制度,助其專業化。調解員的收費要視乎經驗,每小時500至5000元不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