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早備解凍血漿 傷者獲救率增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1日 21:35
2010年11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管局轄下5間創傷中心其中之一的威爾斯醫院,12年前的嚴重創傷死亡率高於美國。中心作出3項重要改革之後,包括由救護車現場分流、直接為傷者電腦掃描,以及今年4月推行「大量輸血指引」,提早通知血庫預先將急凍血漿解凍,搶救大量出血病者等,現時嚴重創傷死亡率已有改善,低於美國。

威爾斯醫院創傷中心聯絡主任楊曉紅表示,1997年威院創傷中心一年的嚴重死亡率比美國多12人,經檢討和改革,今年更率先推行「大量輸血指引」,指引針對多處嚴重受創、大量出血,需要輸血10包以上的危殆傷者如「爆肚」、「撞爆盆骨」。根據指引,血庫收到創傷中心要求,可預先將急凍的血漿解凍備用,毋須等化驗室的驗血報告才進行融解等各項程序。

評估後「快速電腦掃描」

楊曉紅說,以往醫護先要等候化驗室驗血報告,並在病房用水慢慢將急凍血漿融解。但大量失血的傷者若只輸血,血包內的紅血球只能維持心肺功能,不斷流血連帶失去血小板,會影響血液凝固,傷者可能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大量輸血指引」可縮短血漿解凍的工序和時間(解凍需時20分鐘),令傷者盡快得到血小板補充,增加獲救機會。

另一項改革推行「快速電腦掃描」,撞車昏迷的傷者送抵創傷中心後,經評估可直接安排電腦掃描,毋須像以往撞車昏迷的傷者,先在頭頸、盤骨、肺部等照X光,若X光片顯示傷勢嚴重才安排電腦掃描,新措施可加速救治時間。

救護車現場分流 爭分奪秒

鑑於新界東聯網轄下北區醫院、大埔那打素醫院均設有急症室,若救護車依指引先到就近的急症室折騰一番,才轉往威院創傷中心過程會多花98分鐘,為免浪費救人時間,救護車會在現場分流,將重創傷者直接送抵威院創傷中心。

威爾斯醫院創傷中心每年平均接收500個創傷個案,其中40%(約200宗)屬多種創傷,包括頭部受傷、昏迷,當中約有50至100宗情况嚴重,需送入深切治療部。創傷中心採取多項改革措施後,去年威院嚴重創傷的生存率已比美國多3至6人。

明報記者 談誦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