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荷樓籌建生活館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1日 21:35
2010年11月01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一級歷史建築物深水埗美荷樓,兩年後將改建青年旅舍,有團體正努力「尋人」,盼從美荷樓舊街坊口中重組歷史。團體引述街坊提到「臭到不想去」的公廁,「用報紙冚住,非不得意都唔想去。有啲阿爸帶住幾個女去廁所,喺個門口睇住」。這些生活瑣事不足為外人道,希望找到舊街坊呈現真實的「生活館」。

美荷樓亦即石硤尾邨第41座,屬政府在1954年興建的8座最早期公屋之一,是現在僅存的H字形徙置大廈。

盼令舊建築物變得更「人性化」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活化美荷樓,協會的總經理曾凱琪表示,旅舍將保留兩單位的面貌、店舖、中座的公共廁所及浴室等,並正籌備「美荷樓生活館」,展示1950至1980年代深水埗區內居民的生活面貌。曾凱琪指出,為了讓參觀者認識和感受早期本港居民艱苦及自強不息的精神,故此成立「美荷樓舊居民網絡」,她希望透過尋找石硤尾邨及深水埗區舊居民,令舊建築物變得更「人性化」。

美荷樓H形的設計,中座乃公共廁所、浴室及洗衣間。曾凱琪表示曾聽說舊居民形容內裏有一條「屎坑」,「佢地話用報紙冚住,非不得意都唔想去(廁所)」,她指這些生活瑣事,「要真係住過的人先講到」,希望可由舊街坊講述這些公屋文化,呈現真實的「生活館」。她指現時「美荷樓舊居民網絡」已有48人,其中10人更曾住在美荷樓,現年40至60歲不等,亦有舊街坊捐出舊物品,例如衣車、小學習字簿、牛奶玻璃量杯等。

「入到呢個環境好似中六合彩」

曾凱琪又指雖然以現代人的角度去看這些徙置區的生活條件甚為惡劣,「百幾呎要住兩家14人」,但對於曾經歷寮屋區火災,每逢打風下雨都要用水桶接漏水的木屋居民,「入到呢個環境好似中六合彩」。這些徙置區更有不少力爭上游的奮鬥故事。

美荷樓乃政府首批「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項目之一,將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活化成旅舍,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動工,2012年完工。曾居於美荷樓、石硤尾邨或深水埗區的舊居民若有意加入「美荷樓舊居民網絡」,可致電2788 1638查詢。

明報記者 黃靜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