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金管局投資內地的管道正式獲開通。中國證監會宣布,已向金管局批出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但額度仍有待外管局批出。據了解,取得QFII額度後,金管局會投資內地A股及上市債券,但另一方面,金管局仍會繼續向人民銀行,申請以人民幣參與內地銀行之間的債市(間債市)買賣。
同時申請參與內銀間債市
金管局是繼挪威央行和馬來西亞央行後,第3家取得QFII資格的央行。金管局發言人表示,外匯基金一直對人民幣市場感興趣,待外管局批出額度後,金管局會着手準備投資工作。
金管局早已明言有意投資內地資產,是次獲中證監批出QFII資格,可說成功打開了投資內地的第一扇門。由於QFII額度是以美元投資內地,有別以人民幣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故知情人士表示,取得QFII資格,並不會影響金管局向人行申請參與內地銀行間債市買賣的工作,兩者是「雙軌」推行。早前有報道指出,金管局期望取得參與內地銀行間債市的額度後,直接以人民幣投資內地國債,但由於外匯基金沒有人民幣頭寸,可能要先行將外幣資產轉換為人民幣。
金管局去年新設了一家附屬公司Eight Finance Investment,負責管理「一小部分」外匯基金投資組合。知情人士指出,是次取得QFII資格的是金管局,與Eight Finance無關。Eight Finance的投資策略,大原則是保本及資產要有流動性,但亦會探索其他機會,例如將小部分資金,投放在中國、新興市場及私募基金。
內地股市波動,市場關注外匯基金投資內地股市,會令回報難以控制。工銀亞洲(0349)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認為,要是金管局取得QFII額度,無理由只投放在債券,因債券的回報始終有限。他預期金管局會將部份額度投放在A股市場,但會小心選取股份以平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