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月《施政報告》提出2013年在全港中小學設《基本法》校內考核試,引起教育界廣泛爭議。教育局基本法教育網已備有基本法選擇題試卷供學校下載,本報邀請約60名高中生試做,他們平均取得70分,涉及內地政府的硬知識出錯較多,不少問題如「基本法共有多少條條文?」亦要求學生死背。教師及立法會議員試做後批評題目只要求「死記硬背」,對理解一國兩制無幫助。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未來的基本法試題庫仍在籌劃階段,當局會引入多樣化題目,除多項選擇題,也設有開放式思考題目,助教師評估學生對知識和概念的掌握,正式試題庫預計明年初試行。
教局:正式將納開放式思考題
現時官方基本法教育網站已有不少基本法教材,除互動網站和知識分享外,亦備有一份有50條多項選擇題的試卷供學校使用。本報節錄當中30條題目,邀請港島名校聖若瑟英文書院約60名新高中二學生在未經溫習下試做,以了解考題的水平和適用程度。
結果學生平均取得約70分,答錯9條,最優異學生只答錯兩條,最低分的則答錯19條。結果顯示學生多對本港常識題瞭如指掌,如理解回歸後廉政公署須向特首負責、駐港解放軍不會干預香港事務等。
名校生試做 平均70分
不過,試卷有逾三分之一關於內地部門知識,甚至要求死背條文出處的硬知識(見圖),當中答錯最多的題目是「基本法共有多少條條文?」,學生需在160、180及220中選取答案,結果逾七成學生答錯。部分學生不懂答案唯有「亂撞」,亦有人在選擇題旁邊寫上個人觀點和對條文的疑惑等。
張文光:考「死知識」無意思
此外,本報邀請議員和教師試答,身兼教協副會長的張文光只用了4分鐘便完成30題,答錯一題。他認為,基本法考題對立法會議員來說是普通「常識」,但背誦題目居多,對一般市民、中學生來說屬於「死知識」,考來無意思,「知答案而不知背後精神,等如相忘於江湖」。
李慧琼:認識基本法合情合理
同樣答錯一題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認為,基本法理應納入課程範圍,她更以過往於天主教學校讀書的經驗作例子,「我還記得聖母經和天主經,是因為小時候定期讀,作為中國人,認識國歌和基本法也是合情合理,所有學生應對自己國家體制有基本知識。」她補充,基本法是落實一國兩制的重要文件,建議當局在選擇題外加入與基本法有關的時事題,讓學生表達意見,訓練思考。
明報記者 鄭穎瑩 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