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超級區議員門檻高教育界300倍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2日 05:35
2010年11月02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上周六公布政改本地立法建議,但立法會「超級區議員」提名門檻、競選經費以至特首選委會區議員名額沿用「全票制」等細節,都被泛民議員批評處處傾向建制派。本報一連3日,逐一拆解本地立法是否當真「魔鬼在細節」,今日由「超級區議員」門檻說起。

政府建議,2012年立法會功能組別5個新增席位全為區議員代表,只有現任民選區議員有資格提名及參選,有意參選者須得到15人提名,但提名不設上限,候選人會由全港320萬名選民一人一票選出。

門檻率3.64% 高於立會區議會界別

2012年民選區議員的人數為412人,以15人提名計算,5席「超級區議員」的門檻比率為3.64%;令人奇怪的是,傳統立法會區議會代表(即現時葉國謙的一席)提名人數,卻繼續維持在10人,門檻低於2.42%。

翻查目前其他傳統功能組別的提名門檻,不論選民人數多寡,其提名人數一律為10人,上限是20人。以2008年登記選民為基礎計算,有8.8萬名選民的教育界,其提名門檻僅為0.01%,換言之,「超級區議員」的門檻,比教育界足足高300倍。不過,這個門檻仍比部分功能組別為低,門檻最高的是只有130名選民的金融界,門檻高達7.69%(見表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連日來多番強調,「超級區議員」相對目前其他選舉,提名門檻已算極低。林局長的計算方法,是名單最多可以有5個候選人,即每人只需取得3個提名。

對於門檻問題,民主黨計劃提出修訂,把提名人數減至10人,該黨主席何俊仁早前公開邀請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聯手提出修訂,譚耀宗表示要在黨內討論後再作決定。

中小黨參選要靠「外援」提名

另一方面,與傳統功能組別不同,「超級區議員」提名人數不設上限,以民建聯為例,該黨目前有115名民選區議員,理應可以提名7張名單。為免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預料民建聯最多只會派出兩張名單,但候選人卻可盡攬黨內所有區議員提名,變相令其他人參選的機會減少。

一些中小型政黨相信要靠「外援」湊足提名,工聯會、公民黨、自由黨和社民連雖然都是立法會大黨,但在區議會都未夠15個議席,若下屆選舉未有「進帳」,他們便需要依賴「外援」提名,才有望取得入場券。

明報記者 陳雪玲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