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蘋什麼」、「蒜你狠」以至「糖高宗」這些內地網絡上新興的辭彙,主要是反映對蘋果、蒜頭以及食用糖價格飈升的不滿,有內地經濟師預期,內地10月通脹在農產品價格急升帶動下,有機會升至4.1%的高位。人民銀行最新發表的季度報告便表明,須要加強通脹預期的管理。
與第1季以及第2季的報告有所不同,人行首次提到發達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令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人行在報告中指出:「發達經濟體復蘇有所放緩,貨幣條件持續寬鬆,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較快,但面臨通脹以及資本流入壓力。」報告又提到,由於價格走勢的不確定性較大,須要加強通脹預期的管理。
事實上,內地明顯正面對輸入通脹的問題,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中,購入價格由7月的50.4急升至69.9,成為11項PMI組成部分中升幅最顯著的一項,意味內地輸入通脹的壓力正顯著增加。
李稻葵:考慮收緊貨幣政策
面對通脹來勢洶洶,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出席公開場合時指出,上月的通脹有機會達到4%至4.1%,面對通脹壓力有所提高,放鬆的政策或會出現調整,經濟政策的重點將轉移到控制通脹身上。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更加指出,流動性過剩或會引發資產價格泡沫,除了損害金融機構健康,亦會引發海外資金突然撤離的風險,人行可考慮收緊貨幣政策以抵禦風險。
他建議,政府可以應利用資本市場吸納金融體系過剩的流動性,並通過海外投資將部分外匯儲備轉移到私人領域上。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