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特稿﹕兩岸雙面諜 台商扮演要角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4日 05:35
2010年11月04日 05: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軍情局爆發上校共諜案。羅奇正上校涉嫌泄露機密,被高檢署和軍高檢指揮調查局幹員逮捕。這是近20年來台灣層級最高的共諜案。

情報人員三大特點

兩岸關係雖然近來和緩,但相互之間的情報戰,只能說有所變化。綜觀近年來台灣共諜案,大致有以下特點:其一、台商多扮演一定角色,居中吸收、交通、傳遞情報;第二、多半有業務之便。而退休情報人員又佔相當比例。他們到大陸尋求事業第二春,但過去的職業令其易受注意;第三、有把柄或弱點被大陸方面掌握。或有賭或色的不良習慣者,或財務陷困,易受制於人、被脅迫出此下策。

其實,兩岸間往來的學術文化交流中,也不乏彼此具有蒐集情報的人員夾雜其間,是雙方都心知肚明之事,一些學者,也進行「半透明」的蒐情報工作。

近年來台灣破獲大陸潛伏於軍情局內部的間諜有李志豪、殷偉俊、白金養3人,3人都是香港僑生;其中前兩案案情至今未曝光。殷偉俊少校是中共潛入軍情局的「死間」,其案情也最神祕;1994年4月千島湖事件,台灣遊客多人被殺,當時總統李登輝聲稱案情所有情報他都知道,包括通緝令等,就是李志豪取得。他用「謀略情報」以假亂真,手法要高明才可長期潛伏。白金養則是私生活沾賭染色,財務困境讓他成為雙面諜。相較之下,等而下之。

國家認同混亂是肇因

另一宗中山科學院技正黃正安案,則牽扯到國際,不但情報泄給大陸軍方,他還赴中東將台灣的導彈技術賣給埃及。情節過程頗具戲劇性,最後還是他前妻向調查局舉報才查獲本案。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渝曾為文指出,兩岸關係和緩,台灣社會危機感下降;台商對大陸實情掌握較情治人員更精準;國家認同混亂和陳水扁當局以國安體制牟私利等因素,都是台灣國安出現問題的背景。即使友好國家相互間都有間諜活動,何况兩岸,只是對陸諜要何時逮捕收網,具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明報特約記者 王彥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