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海關關員袁偉祥上周四追捕私煙疑犯時,意外跌倒撞向欄杆令肝臟爆裂命危,急需換肝保命,前晚原本傳來覓得捐肝人選的好消息,然而最終證實人選不合。袁偉祥病情昨午已進入關鍵的24小時,家人急急向公眾呼籲捐肝。至昨夜終再傳來好消息,其中一名海關同袍已通過檢查,最快可望今凌晨展開換肝手術。
39歲的關員袁偉祥任職海關約15年,因意外撞爆肝而命懸一線,周一由聯合醫院轉送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急需O型血的肝臟續命。
袁偉祥的大舅黃先生昨午約1時半指出,未來24小時(即約至今午約1時半)內必須進行換肝手術,他昨午主動呼籲各界伸出援手,捐出合適的O型血肝臟,「若有O型血的親友不幸過身,亦希望能考慮捐出屍肝」。黃先生續說﹕「由出事到入院,家人都沒預計到會這麼嚴重,聯合醫院初時說止到血就無事。」他表示,若能找到合適肝臟,家人有信心袁偉祥會康復。
已影響其他器官 現併發症
袁偉祥的主診醫生、港大外科學系肝臟移植講座教授盧寵茂說,病人的肝臟受到嚴重創傷,中間部分出現血塊,只剩下左邊約兩成肝臟仍未壞死,必須盡快換肝。盧醫生表示,袁偉祥的其他器官已間接受影響,包括血壓下降、腎和肺功能受損,幸情况已穩定。他透露,袁偉祥已陸續出現併發症,包括腸胃出血及血凝轉差,希望不要再拖,在出現嚴重併發症前進行換肝手術,「已經安排了一隊醫護人員隨時候命」。
盧寵茂說,直至昨夜約6時,院方已接觸了20多名有意捐肝的熱心人士,當中主要是袁的同袍,當中兩人的肝臟初步合適,仍需進一步檢驗,相信今凌晨零時前會有結果。盧寵茂指出,捐贈者要冒很大的風險,死亡率有200分之1,院方會向捐贈者解釋風險,並會先徵詢捐贈者家人的同意。
手術料需12小時
直至昨晚8時許,醫院終於傳來好消息,一名海關同袍通過檢查,適合捐肝給袁偉祥,最快今凌晨會進行歷時約12小時的換肝手術。海關關員工會副主席陳明說,海關上下均非常關注事件,希望袁偉祥與捐肝的同事都能「大步檻過」,而局方在事件中積極介入,亦值得讚賞。
盧寵茂說,他們實際上接見過並講解捐肝手術及相關風險等人士約有20至30個,最後真正決定能捐肝而接受肝功能等檢查者只有3人。「其實很多人最初說要捐肝也是一時衝動,我們問對方為何要捐肝,有人解釋如果無人捐肝我便捐,其實也是被動的決定。」
盧寵茂直言,很多最初說願意捐肝者,被問及有否與家人傾談過,才隨即致電太太或父母,結果被狠狠責罵,之後再無堅持,前晚他們只能為一名願意捐肝者作進一步化驗,但發現其肝功能並不正常,故不能捐肝,昨晚再為兩人化驗,了解是否合適,若情况理想則最快今凌晨可做手術。
關長讚盡責投入 同僚愛戴
海關關長袁銘輝、副關長歐陽可樂等昨傍晚到醫院探望袁偉祥。袁銘輝說,袁關員的情况非常危殆,希望可以盡快找到合適的捐肝者,又感激願意捐肝的同事和社會大眾。
袁銘輝形容,袁偉祥為人盡責、工作投入,深得同僚支持及愛護,又指袁關員平日熱愛下棋,「連工作都身先士卒」。袁銘輝表示,事發時天色已黑,或因此令袁偉祥意外絆倒受傷,對事件感到難過,他表示未來會加強訓練同事的安全意識,並提醒同事執法時以自身安全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