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樂﹕任白身教獲益良多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4日 05:58
2010年11月04日 05:58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心姐7歲當童星。11歲時,當監製的叔公安排她在籌款表演中充當「梅香仔」(粵劇小配角),同場表演的有名伶靚次伯。粵劇衣飾、妝扮最吸引心姐,令她決心拜師學藝,師父是粵劇大家任劍輝和白雪仙。11歲學藝,算是很晚,筋骨不夠柔軟,練功最為辛苦,「當時怕被師姐笑,又怕被老師罵。」任白的戲曲訓練十分專業,唱做念打,每門技藝都由專人授業,「就好像演藝學院課程,只是我們沒有證書罷了。」功底不夠,心姐將勤補拙,老師教穿腿翻身,一時記不了動作,就用紙筆抄畫。16、17歲時,朋友問她為何不唱時代曲、拍電影、選美當明星,但心姐對粵劇的興趣始終如一。

任白對待徒弟如子女,而心姐也視兩人如父母。最難忘是每次表演的地點無論有多遠,她們一定到場支持。人生第一次當花旦是《紫釵記》,演主角霍小玉。仙姐叫傭人煲參茶,怕茶杯弄花口紅,傭人就用小茶壺餵她飲。「我從沒有聽過別人說任姐一句不是,那一定是她從不得罪人,從不擺架子,待人接物很好。俗語不是說曹操也有知心友,關公亦有對頭人?但是,任姐對所有人都很好,這麼一個大老倌連對待茶水阿嬸都很好!」

轉演文武生從頭學起

心姐的丈夫是識於微時的泳隊師兄,她20歲結婚,放棄戲曲事業,父母、師父無不為此心痛。然而,心姐自言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家庭永遠是首位。1980年代初,心姐才復出劇壇。

師父任劍輝在1989年因病過身,心姐很傷心,「爸爸和任姐過身的時間相距不遠,我的心很痛,想起從前演出,觀眾席同一個位置一定會看到他們。」接受花旦訓練的心姐,為了紀念任姐,決定轉型當文武生,「我想觀眾清晰,也想自己清晰,所以我當時完全不接花旦戲。」花了5年時間學做生角,唱做念打,無不由頭學起。心姐慶幸早年經常做「梅香仔」,可以站在大老倌旁偷師。後來,心姐更走入電視圈拍劇,在亞視的作品有《九七變色龍》等,近年加盟無綫,接拍《宮心計》、《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等重頭劇,就更廣為人認識。

「我從小都有一個觀念,就是從不把自己放在首位,先想別人的需要。我常常覺得令人舒服很重要。」溫柔敦厚的心姐不愧是孔夫子後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