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Paul:考考你,「客氣」、「孝順」、「緣分」的英語怎說?
Ben:考考你,lick在粵語裏是否只有一個說法?”
■英文
英文的lick在中文也許有一個或多個說法,但也許沒有對應的說法,正如「客氣」、「孝順」、「緣分」等中文詞語在英文沒有對應詞一樣。要表達「不要客氣」這個意思,在回應別人的Thank you時可以說You're welcome,但在其他場合下,就要根據不同情况用不同的語句回應,例如別人為你作了特別安排,你可以說You don't have to do this;父母感謝子女的孝心,可以說That's so sweet of you;另外,「緣分」也是個難題,英文較接近的說法是fate或destiny,但跟中文的「緣分」絕非同義。一個詞語所代表的意念,背後可能有複雜的文化背景,這些文化差異就造成上述英文例子和中文原意的距離,所以詞彙其實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鏡子。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導師施敏文博士(Paul)
■中文
這面文化鏡子很快就會照出,中英雙語對舌頭的活動有不對稱的描述。表示舔這個動作,英語常用的只有lick;可是粵語起碼有lem2、laai2兩種叫法。例如「支雪條佢lem2琹aai2咗兩下就唔食」,兩個動詞在這裏分別不大,暫且視作等義吧。可是,在別的語境,兩個動詞就可以分辨出來,例如「lem2 lem2脷」可以說,「*laai2 laai2脷」不可以說,這兒顯示lem2與laai2的構詞能力不同;又例如「有粒飯喺嘴唇度,你lem2*laai2番入去啦」。lem2似乎不單指舔這動作,還包括送回嘴巴裏這結果,但laai2則單指舔這動作。就舌頭活動來說,粵語有較細緻的描寫,英語則以lick作統稱罷了。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高級導師歐陽偉豪博士(Ben)
註:1. 符號*標示不合語法的用法
2. 本欄粵音採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有片睇:life.mingpao.com/dialogu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