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被譽為上海世博中國館「鎮館之寶」的電子版《清明上河圖》,下周二(9日)正式「降臨」香港,21天展覽期將吸引逾76萬人次入場參觀。大會在交通、人流管制等作出特別安排,主辦單位呼籲市民毋須提早入場,只要在門票所示時間內抵達,均會獲安排進場,而每節參觀時間完畢,單位都不會清場,保證市民有充裕時間參觀。
預早15分鐘抵達即可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於本月9日至29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7號及9號展館展出(見圖),大會呼籲市民按照門票所示時間,預早約15分鐘抵達,每人約有1小時參觀;若市民提早一小時到達,會被安排在鄰近的6號展館等候,早兩小時或以上則連等候區也不能進入,故亞博呼籲市民毋須太早到場。若市民遲大到,錯過門票所示的時段,則不獲安排進場。
入口有八大智慧點簡介
另外,市民在欣賞《清明上河圖》前,記緊在展館入口處欣賞長達10分鐘的《上河圖》八大智慧點簡介,另有宋代歷史、天文科技、中國古代建築物模型等相關知識,加深市民對《上河圖》的認識。
亞洲國際博覽館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哈永安估計,每節參觀時間約有3500人進入展館,他指亞博面積龐大,相信有足夠空間容納人流,不擔心大量市民湧入展館造成混亂。
交通方面,市民可乘搭設有優惠價的機鐵、機場巴士,以及新增專線巴士路線X1,抵達亞博。哈永安提醒,《上河圖》展館位處亞博的中央,市民可於東或西面進入展館,機鐵將加密班次,相信能疏導人流。
另外,亞博將聘請「服務大使」協助長者及行動不便的市民在指定位置下車後,由大使帶領由各個通道直接進入展館。
市民欣賞《清明上河圖》後,可順道參與亞博的其他活動,大會將在其他展館舉辦「開放日」,例如播放郭富城演唱會花絮、畫展等,另會顧及市民的「五臟腑」,在周邊展館推出各種特色懷舊小食,例如叮叮糖、魚蛋、燒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