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擬禁3新興毒品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6日 21:35
2010年11月0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在歐洲流行的毒品逐漸流入本港,多款新興毒品均未受法例監管,政府建議修例,將3種新興毒品納入法例管制,包括哌嗪的衍生物、「K2」(合成大麻素)及「喵喵」(卡西酮的衍生物),其中哌嗪有數十款,用來製造杜蟲藥「花塔餅」的一種不在管制範圍,即花塔餅將不會禁售。

保安局禁毒處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將3種新興毒品加入《危險藥物條例》(第134章)附表規管,非法販運及製造均屬違法,最高罰款500萬元及判處終身監禁,管有及服用者最高罰款100萬元及監禁7年。禁毒處又建議將另外3種可製作危險藥物的化學品列入《化學品管制條例》(第145章)附表監管。有關修例建議於下周四保安事務委員會討論,通過後可於明年初提交立法會正式納入規管。

建議販運製造罰500萬囚終身

哌嗪科系的藥物約有數十款,部分屬於神經科藥物,有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美國於1996年首次呈報濫用哌嗪衍生物的個案,其後蔓延至歐洲,本港警方去年5月首次檢獲哌嗪衍生物,截至今年9月,政府化驗所確認5892粒相關片劑。

不過,並非所有哌嗪都有興奮作用。保安局發言人強調,市面上售賣的杜蟲藥所含的哌嗪,均不含精神活性,故有關杜蟲藥(包括花塔餅)不在管制範圍內。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表示,身體內的寄生蟲吸收杜蟲藥中的哌嗪,會全身麻痺,無力抓着腸臟,最終經腸道排出體外,他補充,花塔餅內的哌嗪成分極低,加上只有單一成分的哌嗪,即使服食極大量的花塔餅,亦很難達到迷幻效果,但他說部分吸毒者喜歡把不同精神科藥物混合服用,「撞藥」增強效果,有人便濫服哌嗪類藥物來「撞藥」。

花塔餅藥力極低 「撞藥」增效果

吸食K2近年在歐洲亦變得非常普遍。K2是以化合物合成,並非如大麻般來自植物,吸食者的反應與吸食大麻相若,但對身體造成的破壞更大,部分歐洲國家及韓國均已立法規管。本港今年6月首次檢獲K2,警方檢獲22克植物性物料,拘捕兩名男女,但因本港未有法例管制K2,警方最終要釋放兩人。

「喵喵」於英國特別流行,是當地第4種最普遍的毒品,吸食者可經鼻腔吸入或口服,並經常與其他毒品如可卡因、大麻、K仔、搖頭丸等一同吸食,歐洲及台灣均曾有懷疑服食「喵喵」致嚴重中毒或死亡的個案,本港今年6月首次檢獲0.47克「喵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