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官方傳媒近期推廣一種名為「智庫」的服務形式,與各級地方政府合作。一家官方通訊社最近頻頻與地方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官媒來說,可賺取巨額外快;而對地方政府來說,則可利用通訊社的系統,既可借看中央「內部參考資料」探聽上意,又可阻止不利自己的資訊上達「天庭」。京城消息披露,官方通訊社的這一創收之舉,既引起其他官方媒體的嫉妒,亦引起最高當局的注意,擔心這種出賣資訊和利用關係資源的行為會演變為「權力尋租」,令「耳目」和「喉舌」變質。
出賣資訊 為地方政府護航
據透露, 所謂「智庫」為付錢的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務包括:篩選與地方政府相關的資訊提供給對方;利用通訊社的「內參」,協助地方政府向中央反映他們想反映的情况,同時控制對當地不利的「負面報道」;此外,就是將原先需要一定級官員才能讀到的「內參」、港台資訊提供給地、市甚至縣級政府。一句話,就是既向地方政府「通風報信」,又為地方政府「保駕護航」。
損公信力 中央耳目遭蒙蔽
據悉,依靠這種「智庫」服務,目前這個官方通訊社很多地方分社每年獲利動輒數以千萬元計(人民幣.下同),運作得好的省級分社,一年獲利不下一億元,一個縣級市一次就可簽署500萬元的合約。為賺快錢,在一些分社內部,還專門成立了名為「社會經濟動態專業研究與决策諮詢服務機構」的部門。
這種靠「智庫」賺錢的經驗正在該通訊社內部向各地方分社推廣。不過,有識之士認為,作為新聞機構及中央信任的耳目,這種有償服務不僅影響其公信力,亦影響中央獲取資訊的準確程度,嚴重者足以禍國殃民。
鍾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