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大商學院院長鄭國漢:港元不脫鈎 港府須交代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8日 21:35
2010年11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推出QE2(第二度量化寬鬆)之後,愈來愈多人討論港元是否應該與美元脫鈎。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鄭國漢認為,美元一直是港元「匯價的錨」,因為香港經濟體系太小,要找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幣值又相對穩定的美元掛鈎。但美元現在已失去了「錨」的作用。「為何不脫鈎,政府必須作出合理的解釋。」

鄭國漢指出,「幾十年前,港元跟英鎊掛鈎,英鎊是港元的『錨』,但60年代以後,英鎊不斷貶值,我們也試過放棄與英鎊掛鈎」。

曾掛鈎英鎊 不合時宜也脫鈎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的解釋是,一旦脫鈎,實施浮動匯率,會引發更多熱錢流入。但鄭國漢則指不脫鈎也惹來大量熱錢。「當你的貨幣貶值,裏面(指本港)的人已經要作防衛性的投機,防止購買力被侵蝕。對澳洲人來說,港元貶了50%,樓價相對平了,也會引發他們的興趣。」

匯率不變 需要痛苦調節期

鄭認為聯匯最大的問題,是要調節時過程會很痛苦。「大家都記得97年後,香港因為匯率不能變,物價、人工要透過相當長的通縮期去調節(見圖)。伴隨的問題是失業增加。」鄭國漢說主張自由經濟的大師佛利民,也說過「要人人都自己去校表,不如整體一齊去改時間」。「不改匯率,就要我賣的叉燒、你賣的菜,逐項逐項去調節,單是人工,調校起來就很漫長。」

他認為,現在仍是可以「動手術」的時候,因為現在只會引發炒升值,不是炒貶值。炒貶值會有「冇子彈」捍衛匯率的危險,應付炒升值,金管局可以發行港元接下炒家的美元沽盤。

可參考人幣坡元 管理式浮動

他認為人民幣及新加坡元那種有管理的浮動,是香港放棄聯匯時可以參考的模式。「他們的浮動匯率,不是完全浮動,而是按照貿易等實際市場供求,來讓匯率浮動,而不是按市場投資情緒去主宰。」

除了脫鈎之外,鄭國漢亦建議政府考慮向大額流入的外資,徵收存款罰息。「有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James Tobin所說,要在太潤滑的資本流動之中,撒上一手沙。」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因為熱錢四竄而引起的大上大落。這就是著名的Tobin Tax(即向熱錢徵稅)。

巴西早前已提出要向外資徵稅。「我不會以貨幣戰來形容,因為美國也想見到新興市場圍起牆來阻擋熱錢流入。美國搞QE2,都是想錢留在美國幫助經濟復蘇。新興市場實施某程度的資本管制,對新興市場及對美國都有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