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修面理髮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8日 05:43
2010年11月08日 05:43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古˙城門附近有個小檔子,師傅正替男子修面。古代的理髮檔十分簡樸,幾枝竹竿,就支撐起簷篷。師傅跟男子都戴頭巾,原來宋代男子流行戴類似帽子的襆頭或頭巾。而女子流行高髮髻,一般婦女亦會戴花冠,把鮮花或金玉、羅絹等製成的假花簪在冠上,而貴婦在隆重場合會佩戴金銀珠玉製成的禮冠。小孩則流行稀疏的小辮子。

多數入舖 街檔式微

今˙現代理髮店愈來愈有規模且多數入舖,但在舊區里巷仍不乏如城門附近的小檔子。石硤尾南昌街的溫莎髮巷是街邊小檔,可說是大隱隱於市。老闆娘在1970年代已經在此經營,中學生剪髮25元,洗剪恤也只是40元。一般舊式理髮店都有修面服務,但老闆娘說自己不懂,所以並沒有這項服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