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建第四條海隧 政府指不可行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0日 11:19
2010年11月10日 11:1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聘請的顧問公司日前交代3條過海隧道的研究報告,提出「紅隧加價、東隧減價」的方案,但多名議員質疑報告紙上談兵,促請政府興建第四條海隧,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表明不可行,指維港兩岸均缺新隧的上岸地點;而即使回購西隧再調整收費,如周邊道路未能配合,亦只會造成交通擠塞。

顧問報告建議「紅加東減」,以公帑回贈東隧以彌補其損失。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的特別會議昨討論報告,與會議員大多質疑「紅加東減」能否解決3隧流量不均帶來的大塞車死結。

鄭汝樺﹕3隧足應付車流

工聯會王國興質疑即使東隧減價,部分職業司機亦會因兜路而令油費增加,未必改用東隧,促請政府考慮興建第四條海隧或跨海大橋。不過鄭汝樺表明建議不可行,指難在維港兩岸另覓土地建新隧出入口,填海亦要有凌駕性公眾利益,而事實上3隧有足夠容量應付車流,相信「紅加東減」可吸引更多司機轉用東隧。王國興又引述的士業界指出,如西隧能提供回程回贈,他們願轉用西隧,鄭汝樺稱政府一直有鼓勵隧道公司提供回贈。

回購西隧要視乎價錢

多名議員同時要求政府回購西隧再調整收費,其中民主黨黃成智稱,政府應在2017年回購西隧,配合收回東隧專營權及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屆時可更有效調配車流,鄭汝樺指政府有考慮長遠回購西隧,但仍要視乎價錢,不過重申目前西隧兩邊道路網未能配合,形成樽頸,即使回購西隧,其接駁道路只會繼續擠塞,得物無所用,需待2015、2017年西九3層道路網與中環灣仔繞道通車,始能用盡西隧的容量,但並不意味屆時隧道費會大減。

有議員質疑建議方案變相懲罰必須使用紅隧的商用車輛,公民黨湯家驊建議紅隧加價時分開處理商用車輛、的士、私家車,鄭汝樺指建議並非賞罰制度,政府會詳細諮詢業界意見小心處理,但一旦選擇性加價,便未必能達至「一加一減」的預期果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