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批美QE 戴相龍倡定美元浮動區間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0日 11:19
2010年11月10日 11:1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多名財經要員昨齊聲批評,美國推行第2輪量化寬鬆(QE2)將導致新興經濟體通脹風險增加。QE2令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再受質疑,中國官方新華社文章呼籲創造與主權國脫鈎的國際儲備貨幣。

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昨稱,QE2將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進口商品漲價,進而造成通脹,這種效應在今後將愈加明顯,「最大問題在於,美國的量化寬鬆出了第一輪,沒想到很快推出第2輪,會否會推出第3輪、第4輪?」戴相龍指出,QE2將令美元貶值,對其他國家貨幣造成升值壓力。他認為當前急務是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確保美元體系穩定。他建議確定美元的浮動區間,並敦促美國對債務與GDP的比例有所控制。

新華社文章籲創新儲備貨幣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昨在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資本大量流入,令新興經濟體通脹風險上升,國際社會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財長謝旭人則指摘「一些主要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政策過於寬鬆」,矛頭直指美國。

新華社評論文章指出,QE2為G20首爾峰會帶來陰影,該社周一另一篇評論文章以尖銳措辭,斥責美國為一己經濟利益而蓄意推動弱美元,QE2為世界經濟帶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包括通脹、熱錢壓力,以及引發貿易摩擦和匯率爭端等,美國貨幣政策成為當今國際金融和世界經濟亂源之一。文章指出,G20短期內應制訂機制,控制美元發行,長遠更須改變由一個主權國家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局面。文章稱,創造一種與主權國脫鈎、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

新華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