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斯諾登風暴》泄密真相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1日 06:35
2016年10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明報專訊】2013年6月,CIA特工斯諾登(Edward Snowden)藏身香港爆美國政府監控內幕,成為國際關注事件,奧斯卡得獎紀錄片《第四公民》早已交代斯諾登大量資料。但拍過《JFK驚天大刺殺》的名導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在《斯諾登風暴》(Snowden)加入戲劇元素,把斯諾登如何從一個愛國者,到揭露政府不公義秘密的轉折過程呈現出來。


贏過金像獎的奧利華史東,過往作品如《殺戮戰場》、《JFK驚天大刺殺》、《華爾街》等,均與美國社會重大事件息息相關,而且透過作品表達他對各個事件的看法,這次拍《斯諾登風暴》也不例外,他希望藉此揭露政府高層的連串虛偽行為。但坊間已經有很多關於斯諾登的書籍,紀錄片《第四公民》亦上映多時,所以奧利華史東決定要在新片中發掘斯諾登的想法,究竟是什麼驅使他走出來面對公眾,而且將付出沉重的代價?為此他及扮演斯諾登的祖瑟夫哥頓利維(Joseph Gordon-Levitt)等,都有到俄羅斯拜訪斯諾登。奧利華說,當他們會面後,了解他多一點,並定下電影的方向。


出身自軍人家庭

斯諾登來自軍人家庭,電影甫開始就交代他遵從父輩傳統,加入軍隊準備效忠國家,卻因一次意外跌斷腳而被迫退役,最後轉投中情局。他本是從不質疑政府決定的愛國者,為什麼後來在政府眼中,他卻變成叛國罪犯?奧利華認為要深入分析這個具爭議性的人物,就不得不了解他與女友琳賽的關係,他覺得大眾媒介完全忽視琳賽對他的重要影響,但其實,只有從琳賽的角度,才能了解斯諾登人性化的一面。尤其兩人在一起十年,她一直陪伴左右,從兩人的關係,也可看到斯諾登的轉變。


有了劇本方向,就輪到挑選演員,祖瑟夫哥頓利維一直是史東首選演斯諾登,「我讀過他寫的網誌,他的政治觸覺非常敏銳,所以決定帶他到莫斯科跟斯諾登見面,他們成長於同一年代,並成為好友,祖瑟夫也把對斯諾登的仰慕,融入演出之中。」


祖瑟夫演斯諾登

祖瑟夫為了演好此角下了不少工夫,閱讀有關他的著作外,還有大堆訪問片段,以捕捉他的神髓。祖瑟夫認為斯諾登對國家有承擔,「他在情報機關中擁有高薪厚職,但他逐漸發現他從事的工作,令他愈來愈迷惘,尤其CIA的做法已經踐踏了民主國家的基本原則。美國政府濫用國會為反恐而賦予的權力,建立了一個龐大監控系統,去監視自己的國民,這一切違背了斯諾登的原則。最後他終於鼓起勇氣離開這個間諜系統。」


在眾多女演員中,奧利華史東挑選了《分歧者》電影系列主角莎蓮活莉(Shailene Woodley)扮演斯諾登女友琳賽,她跟祖瑟夫一樣很仰慕斯諾登,莎蓮還親筆寫了一封信解釋此片對她的意義,因而打動了導演。史東認為大眾媒介都把琳賽塑造成頭腦簡單的人,「事實上她對世界充滿好奇,亦是專業攝影師,為事業而努力,但斯諾登泄密後,她在社交網絡發聲,卻成為被攻擊對象。」莎蓮活莉覺得這部電影能帶觀眾到新的層次,無論同不同意斯諾登的理念,但此片讓觀眾知道,當你坐在電腦前,在世上的某個角落,卻有人對你的一舉一動瞭如指掌,所以是否應該為個人私隱而抗爭呢?


文:娛樂組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