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瑞銀王震宇論房策:「預支」供應 緩解「透支」需求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1日 14:59
2010年11月11日 14: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因聯繫匯率關係,缺乏獨立貨幣政策及調控利率的保護罩,面對美國的第2輪貨幣寬鬆政策(QE2)顯得束手無策,市民買樓「自保」意識高漲,投資者和炒家更是摩拳擦掌。地產大好友瑞銀亞洲房地產研究部主管王震宇預期,香港整體樓價可在明年底回升至97年高峰水平,但這是市場在「透支」未來數年的購買力,由於政府在財金政策能做的不多,他建議可大量增加私宅賣地供應,以「預支」未來房屋供應的辦法,來緩解樓價升得過急,避免泡沫最終造成的破壞。

別說沙田第一城入場費要200萬元,就算旺角居屋富榮花園個別單位呎價亦已升破6000元,連一向落後的新界西北大型屋苑屯門市廣場,以及天水圍嘉湖山莊,200萬元以下細價樓亦買少見少,呎價一步一步朝向97年高峰攀升,反映買家進一步「透支」購買力提早入市。

王震宇認為,美國推出QE2,勢令與美元掛鈎的港元購買力遭加快蠶食,亦會刺激通脹,對香港樓市有推升作用。他表示,會維持城大與中原合作二手樓價指數可在明年底前升至100的預測(即香港整體樓價會重返97年最高峰水平),但他也承認樓市存在「政治風險」,因下屆政府會否復建居屋,或政治人物施壓要打擊樓市的機會,都不能抹殺。

建居屋屬資源錯配

對於特首曾蔭權上月施政報告「頂」住不復建居屋,以及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收緊銀行對樓宇按揭的借貸比率,王表示值得肯定,因他一向認為興建居屋只是扭曲市場和屬資源錯配,又認為收緊借貸,可避免樓市出現過度投機。

不過,他認為政府仍應在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着力,以緩解樓價可能升得過急。「政府即使未來平均每年提供可興建2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嘅土地供應目標,由於家除咗用家入市外,面對低息環境及資金氾濫,根本唔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政府要用大批私樓供應量拖慢樓價急升,同時消除市場對供應不足的預期,極端一點,比如可在未來6個月每個星期都推出地皮拍賣。」

極端做法 每周推地拍賣

王震宇續稱,金管局提高非自住物業首期,減低投資者槓桿的做法不俗,但住宅供應量仍可大幅增加,尤其是目前急升的豪宅物業。「政府增推豪宅地先係對正下藥嘅方法,過去30年政府推出嘅豪宅地都好少,而唔係單單大幅增加中小型住宅嘅地皮。」

雖然王震宇認為,政府應大幅「預支」、提前增加大量的住宅地皮,以應付目前龐大的市場需求,卻不認同透過復建居屋去增加供應。「政客為咗選票,強烈要求政府重建居屋,似乎沒有獨立思考問題,亦都係幫唔到忙……政客破口大駡政府無為壓抑樓市做嘢,係不負責任。」「你問我居屋係咪過去30年嘅政府德政?我覺得係站唔住腳,市民買入後難以轉售,根本難有換樓空間,呢樣嘢簡直係資源錯配。」

買樓看長線升值力忌短炒

他亦批評,社會對樓價過高,令市民難以入市的說法。「啲人話買唔到樓,係講緊買唔到太古城、貝沙灣。村屋、單幢樓,其實仲有大把貨,啲人究竟係過分挑剔,還是井底之蛙?」

分析地產市道多年的王震宇,談到自己買樓的竅門,直言為切忌短線投資。「買樓除注意物業會否具長線升值能力外,亦需把握經濟周期入市。在大升市中,即使入錯貨,亦有獲利的機會。」

明報記者 陳天賜、陸振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