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銀行監管機制 網開中日銀行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1日 14:59
2010年11月11日 14: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G20峰會今在濃烈火藥味下開幕,除近日備受關注的匯率及貿易不平衡問題外,銀行監管改革亦是一大焦點。英國《金融時報》昨稱,由於太難協調一致路向,銀行監管改革規模將縮小,改行所謂「雙軌銀行監管制度」,只把大型跨國銀行納入國際監管機制,預料將包括匯豐及渣打,至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大型銀行,將不納入監管機制。

G20峰會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而誕生,商討聯合行動挽救經濟,並推動金融監管改革,避免危機再現。由七大工業國成立的金融穩定論壇(FSF),擴大成金融穩定委員會(FSB),負責制訂全球金融改革方案,特別是加強監管「大得不能倒閉」的銀行,以防雷曼倒閉事件重演。但這卻成了最棘手的問題,各國對改革分歧巨大。

《金融時報》引述消息人士稱,官員初步認為,國際監管體系應只集中於業務遍及全球的跨國銀行,排除那些只以國內業務為主的大銀行,意味大部分亞洲大型銀行將不會納入國際監管機制,僅由所屬國家監管者負責。中國及日本的大銀行由於海外業務有限,將不納入國際監管。

中日銀行雖大 海外業務少

除了銀行監管「縮皮」,《金融時報》亦稱,是否對全球金融系統構成風險的銀行,額外制定資本附加要求,G20亦延遲決定。雖然G20原本希望協調進路,來防範對金融體系的系統性威脅,但現已傾向將大部分職責「下放」給各國監管者。

消息人士稱,政治領袖及監管者都認為,制定全球一致進路去處理銀行倒閉太複雜。是以G20將推動制定兩張銀行名單,約20間被視為對國際金融體系「大得不能倒閉」的大型環球銀行,與那些對所屬國家有系統性風險、但對全球危險不大的銀行,將被分開處理。前者的資本要求及監督都遠為嚴格,有可能影響公司盈利能力。根據《金融時報》的報道,FSB注視的部分環球銀行(詳見表),包括了匯豐和渣打等。

匯控主席﹕《巴塞爾III》勢修改

雖然在《金融時報》見報名單上的,還包括4家日本銀行,但該報引述法律專家稱,瑞穗銀行、三井住友及三菱東京UFJ相信都會被剔除,意味毋須接受嚴格規管。消息刺激日本銀行股價大升,不過路透社引述接近FSB的消息稱,他們還未決定哪些銀行是「具有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機構」(SIFIs)。該匿名官員聲稱,《金融時報》所刊出的名單,是FSB前身「金融穩定論壇」所擬定的,「與SIFIs計劃無關」。

被視為全球金融改革一大基石的《巴塞爾III》上月出爐,提高了銀行的資本及流動性要求,料將在峰會上通過。但匯控等銀行批評,新規定將影響貿易融資。匯控主席葛林(Stephen Green)昨稱,有信心巴塞爾III將會修改,他又說﹕「仍然有一些議題需要解決,尤其是流動性的問題,討論相信將延至明年」。

金融時報/路透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