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2012年特首選舉愈來愈近,各疑似特首候選人已開始「出招」,其中一人、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昨就政治領袖的責任大抒己見,他認為身為政治領袖不能隨波漂流,必須有自己的主張、價值及理念,他直指﹕「政治領袖不是投票箱,不是點票員,也不僅是執行者。」他認為,在重大問題上,即使選民與自己的立場不一,亦要堅持立場。
中大講座大篇幅論政
梁振英昨日出席中文大學逸夫書院的講座,主講「確立願景、收窄分歧、凝聚共識——政治領袖的責任」,現場有1400名學生出席。講座開始時,他開宗明義表明不是發表政綱,但在演講中卻以大篇幅論述他對住屋、貧窮問題、規劃、香港與內地關係的立場(詳見表)。
梁振英演講時表示,政治領袖不能隨波漂流,不能沒有自己的主張,而在貧窮、住屋、經濟、發展及保育一系列矛盾的問題上,政治領袖更「必須有自己的主張、價值系統和理念」。他認為,政治領袖的基本要求是「勇於面對」問題,並以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一句話為例——「我們要勇敢面這個災難」。
重大問題必須堅持立場
梁振英說﹕「政治領袖不可能強行實施沒民意基礎的政策,也不能避重就輕,守株待兔,等候社會自行形成共識。」他續稱,若以等待的心態去面對社會的紛紜,只會令紛紜無休止地持續,政府變得無所作為。他又認同一個區議員朋友所言﹕「在重大問題上,自己的立場與選民不同,應堅持自己的立場」。
不能放棄自己立場
新亞書院姓許二年級生提問﹕「若你的立場與香港的市民有衝突時,你會怎樣做?」梁振英答道﹕「政治領袖不能奢望(自己)每一個主張都得到社會支持,應該要凝聚社共識……政治領袖不能放棄自己立場,凡事追隨市民的追求、討好市民而爭取選票。」
有學生問及「特首曾蔭權是否一個負責任的領袖」、「曾蔭權是否一個稱職的特首」時,梁讚揚曾蔭權及董建華都是「完全稱職的特首」,梁笑說﹕「我不是一個隨便肯定別人,或擦鞋的人」。
另一邊廂,梁振英在演講時又不點名批評「社會上有話語權的人」,「將自己的生活水平投射到全社會,以為香港人的生活和自己差不多」,甚至還反問「香港還有籠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