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亞運正式開鑼,港隊今次派出近400名選手出戰34個項目,其中身高6呎5吋的中五生廖樂天,將代表港隊出戰高爾夫球團體賽。高爾夫球形象高貴,但廖樂天卻形容,參加這種「有錢人運動」「和地盤工人沒有太大分別」,皆因每場比賽,都要揹着重10公斤的裝備遠足8公里,不論日曬雨淋都要繼續比賽。為備戰亞運,廖樂天自9月開學至今,只有5日回校上課,只為跟其他3名隊友在團體賽中擊敗日、韓等勁敵奪冠而回。
現時在全球業餘高球手中排名約第1000位的廖樂天,7歲參加暑期班與高球結緣,11歲就獲選入港隊青年軍。中三時,廖為了突破球技,曾休學半年,前往世界各地特訓,終於今年成為本港首名同時奪得香港業餘錦標賽和香港業餘公開賽冠軍的球手。
「打高球和地盤工沒大分別」
高球形象輕鬆優雅,但廖樂天表示,高球比賽其實十分艱苦,例如賽例規定球手必須步行完成各洞,「每次比賽要行至少8公里,若沒有球僮更要自行揹負重約10公斤的裝備,橫跨18個洞」。
賽制規定,球手需在早上7時至12時分批開始比賽,每次約5小時,「若被安排7時作賽,即要5時起牀,如果戰至天黑更需翌日正式比賽前完成餘下賽事。」除了閃電,無論遇着巨風、暴雨或烈日當空都要繼續作戰,他笑言﹕「高球手其實和地盤工人沒太大分別,對體能要求甚高。」
父﹕培育高球手所費不菲月花萬元
發掘廖樂天高球潛能的父親廖明遠說,相比其他球手,廖樂天的最大優勢在於他6呎5吋的身高,發球時能擊球遠至300碼(約274米),與著名職業球手老虎活士相若。不過,由於身高令他的重心比一般人高,因此每日3小時的練習,除了要練習揮杆、體能外,還要練習如何站穩,以及經常拉筋保持身體靈活。
高爾夫球被公認為「貴族玩意」,自小培育一名高球手亦所費不菲。廖明遠表示,兒子入選港隊後雖獲裝備和訓練資助,但每月開支亦達1萬至2萬元,「當中以他出外比賽打長途電話的費用最貴」。他說,由於香港欠缺高球青訓系統,難以為兒子尋找合適教練,「後來索性自己開高球學院,讓更多青少年以低廉價錢打高球」。
廣州亞運高爾夫球比賽將於下周三起,一連4日在九龍湖高爾夫球會進行。廖樂天表示,比賽的勁敵是日、韓,以及佔有地利的中國隊,雖然首次參加亞運,但已經充滿信心,「參加比賽一定是以爭冠軍為目標,至少也希望能帶一塊獎牌回港」。
明報記者 蕭輝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