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新加坡訪問的第二天,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昨日行程緊湊,他在多個場合就中國的內政外交作出政策宣示,在下午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談時,他強調,「新加坡的發展經驗給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中國國力不斷提升也給新加坡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和巨大空間」。而在昨午「中新建交20周年招待會」中,習近平更以「三點認識」來論述未來中國的外交方略,並指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所言「發展才是硬道理」,現在仍然管用。
促中關村向新加坡取經
習近平一行上午參觀了當地由政府投資的啟奧生物醫藥園,並考察了園區內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負責的新加坡基因組研究院。在了解研究院的情况時,習近平向同行官員說,雖然中國在科研的人力資源豐富,但新加坡在系統管理方面做得更好,他還特別點名:「中關村的技術園應該學一學」。
在出席了新加坡的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儀式後,中午他與新加坡國務資委吳作棟見面,並出席「中新建交20周年招待會」。習近平致辭時,特別就「中國進一步發展起來以後,如何處理同外部世界,特別是周邊國家的關係問題」,提出了三點認識。
習近平首先強調,他認為對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一事實,始終要保持頭腦清醒,中國今年GDP雖然有望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僅全球100位左右,發展不平衡,貧富差距懸殊等眾多內部問題有待長期艱巨的努力去解決。
指「永不稱霸」代代相傳
其次,習近平重申中國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而只會帶來機遇。他以鄧小平於1992年發表的講話「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來進一步解釋,認為中國對內會是「科學」、「和諧」、「協調」的發展,而對外則會是「和平」、「開放」、「合作」的發展,因此中國的發展只會對世界有利。他又認為,外界對中國有「國強必霸」的看法,是「不符合中國的外交方針和實踐」,並強調鄧小平曾說中國「永不稱霸」的宣誓和承諾,「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最後,習近平認為,中國將會繼續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以和平對話方式解決矛盾和分歧」。
至於中國的內部發展,他前日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見面及主持鄧小平銅像揭幕時表示,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現在仍然管用」。
昨天,在習近平和李顯龍的見證下,中新兩國昨日簽署了有關文教領域3項合作協議和文件。習近平今日將離開新加坡前往南非,繼續其亞非4國之行。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新加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