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G20和APEC這「韓日兩會」終告落幕,綜觀美國總統奧巴馬此番亞洲行,可以看出一個特點,即在中國的周邊地區不斷煽風點火,語帶挑唆,大有當年陳水扁「烽火外交」的味道。
奧巴馬在亞洲之行中亦到處點火,針對中國,雖然有時沒有點中國的名,如他支持印度、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韓國演講中稱美國在韓戰「不是平手(tie),而是勝利(victory)」;在APEC力推排除中國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鼓勵印尼在南海多邊談判中擔任領導角色,在在都是衝着中國來的。在印尼他更公開宣稱,「中國的繁榮應該有其邊界(China's rising prosperity should be within certain boundaries. )」,可謂「畫公仔畫出腸」。
當然奧巴馬這種「撩交嗌」的外交姿態,除了徒招中國反感和鞏固美日同盟外,實際效果令人質疑。他前腳剛走,TPP創始成員國智利總統昨日抵京訪華,同日,中俄印3國外長在武漢舉行第10次會晤,達成了「金磚國家」深化合作的共識。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返國後的首項活動,就是會晤和宴請到訪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韓戰中的主角之一韓國,去年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就是中國,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達到25.8%。
「疲兵之計」突顯美國無奈
所謂「烽火外交」,是2004年陳水扁政府為與大陸抗衡,由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提出,「讓外交戰場處處烽火連天」,說白了就是要「四處點火」,本來應是弱者對強者的「疲兵之計」,現在美國亦玩這手,除了顯示奧巴馬及其顧問外交手腕的稚嫩,亦反映了美國對時移勢易的世界現實的無奈。
孫嘉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