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印鈔非我錯 是中國惹的禍」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0日 05:59
2010年11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因推行第2輪量化寬鬆(QE2)而在國內備受抨擊的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昨在歐洲展開大反擊。他一邊宣稱美國復蘇對全球經濟健康至關重要,一邊揚言全球貿易持續不平衡的根源,在於新興國人為壓低匯率,放任經濟過熱,矛頭直指中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大字標題指出,伯南克如同在說﹕「印鈔不是我的錯,是中國惹的禍。」

伯南克昨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研討會上,發表題為《重新平衡全球復蘇》的演講,強調新興市場的貨幣匯率與經濟增長不相稱。他認為新興經濟體拒讓貨幣升值,主要意圖是透過低匯率刺激出口,提高增長,但壓低匯價的做法「妨礙了國際貿易的必要調整,並製造溢出效應;若匯率更好反應市場基本面,這些問題將不會存在。」

暗批中國阻升值累積外匯儲備

伯南克本人並未直接點名指摘中國,但卻指出中國在阻止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累積了2.6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佔了新興國自經濟危機開始後所累積外匯儲備總額一半。他還意有所指地說﹕「特別是對持續有經常帳順差的大型、具系統重要性的國家來說,若它們在尋求由出口帶動的增長模式時,不把這一策略對全球增長與穩定的影響也一併考慮,最終將無法成功。」

伯南克列舉3項理據,解釋他為何認為新興經濟體壓低匯率做法損人不利己﹕

1. 新興市場的強勁增長最終需依賴發達經濟體的復蘇,若全球經濟維持「雙速復蘇」(two-speed recovery,指新興市場高速增長但發達經濟體復蘇呆滯),結果將是全球經濟緩慢增長;

2. 部分新興國壓低匯率的做法,令另一些由市場調節匯率的競爭對手受害;

3. 最後,壓低匯率國本身可能因資本流入過多或急劇波動而承受金融風險。

潛台詞﹕人民幣不升,人人遭殃

這是聯儲局11月3日宣布6000億美元買債計劃以來,伯南克首次發表公開演講。他因買債行動而飽受抨擊,美國國內反對者擔心它會造成通脹,其他國家則憂慮這一等同瘋狂印鈔的措施,會導致熱錢氾濫,引起資產泡沫,還有人指摘聯儲局是在通過印鈔壓低美元來刺激美國出口,損人利己。伯南克今次「掉轉槍頭」,似乎甚有將主要責任推給中國的意味,以回應國內政治壓力。《華爾街日報》形容,他「不尋常、直率地」把匯率紛爭及新興市場通脹壓力,歸咎於中國等國家,並間接承認由於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比發達國快得多,所以美元對它們的貨幣應該貶值。該報經濟編輯韋塞爾(David Wessel)直言,伯南克其中一個潛台詞是﹕「如果人民幣不更快升值,中國人就會使所有人都遭殃。」

華爾街日報/彭博通訊社/金融時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