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治版圖勢重組 中美日關注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2日 05:59
2010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台灣將於本周六(27日)舉行五都選舉,這場首次以「五都」之名進行的選舉對外界而言較為陌生,但重要性幾乎是僅次於總統大選,極有可能大幅改變台灣選舉與政治生態,因此中國大陸與美日等國對此次選舉結果都相當重視。

「五都」是指台北市、新北市(原台北縣)、台中市(前台中市與台中縣合併)、台南市(前台南市與台南縣合併)、高雄市(前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朝野幾經討論,最後以「五都」定案,成為台灣新的地方行政體制。

直轄市能爭取更多經費

行政層級升格為直轄市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取得更多中央政府的經費。過往除台北市外,各地財政狀况普遍困窘,這是長期「重都市、輕鄉村」、「重北輕南」政策造成的發展不平衡。五都屬工商業較發達區域,人口佔台灣60%,未來不論在總統選舉或是平時的政策取向,都有舉足輕重影響力。因此五都的行政區劃中也充滿選舉考量,例如台南市合併台南縣(陳水扁老家)、高雄市(原已是直轄市)合併高雄縣,原是綠營主張,後來藍營為拉攏南部選民而加以吸收。

傳統上,台北、新北、台中的選民結構是藍大於綠,台南、高雄則是綠大於藍,按理五都選舉的基本盤是藍三綠二。但是台北市中間選民所佔比例較大,這些平均教育程度較高的自主性投票經常會影響選舉結果,加上民主國家的首都市長選舉極大比例是在野黨人士獲勝,影響選舉結果的變數更多。目前朝野兩黨都要爭取三席,真正的決戰點就是台北市。

台北市投票率高低定勝負

以過去經驗來看,決定台北市選舉勝負的因素是投票率。投票率高則藍營難敗,投票率低則綠營易勝,因為台北市佔多數的藍營支持者即使不認同其候選人,也只會不投票,不至於投給綠營。因此藍營刻意營造兩黨對決氣氛,選前集中所有資源在台北市舉行大型造勢活動,目的就是催動中間選民出來投票。以目前選情看,兩黨得票率很可能差距極微,鹿死誰手尚難逆料。

金柚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