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QE2熱潮漸冷卻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2日 05:59
2010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港股大幅波動,恒指不但跌穿24000點,至上周三的低點更是於5個交易日內下跌近1500點,再接連上周四的大反彈,上周五的單日雙轉向,波動得叫人透不過氣來。友人謂這是游資的流向變化,但城安卻覺得這是大戶趁着投行報告興風作浪,散戶又太易被牽着鼻子走所致。

其實,相對歐美等成熟市場,香港股市太易受投行影響,散戶又太喜歡跟風,根本配不上什麼世界金融中心稱譽。不可不知,半年前曾有美資投行於當地安排大戶與分析員的聚會,而遭到事先泄漏評級改動的指控;另一方面,有美資投行的環球炒盤主管落戶於香港而非紐約,亦可見投行在香港炒賣賺錢特別容易。香港的證監會又曾否就指控或近日的波動,查問該等投行呢?對於這陣子的跌市,一般解說是愛爾蘭債務危機,或中國物價與息口調控措施的出台。但這些風險不是應該早在預算之中嗎?這樣看來,本月初的上升動力未免太不可靠了,只要一些較少備受關注的風險突然發難,恒指很容易便回試100天平均線附近的22000點。粗略一算,美國感恩節的消費表現可令市場失望,再加上美國銀行的延遲物業接管將影響盈利及窒礙樓市復蘇,這等風險都應該尚未被市場充分考慮。換另一個角度看,資金流向在這個11月的下旬又應該偏好或偏淡?城安認為,兩、三個月前買入港股的醒目資金已有近3000點恒指的暴利,在QE2熱潮漸冷、風險因素四伏、Absolute Return Fund要保持年底盈利的當兒,短線恒指還是較易被獲利盤的動力推下來。

中央大手沽美債風險存在

上周城安提醒大家小心港股持續下跌,擔心的是上周二晚數據顯示中國正在外匯儲備中減持長年期美國國債,但結果數據指中國投資者在9月增持151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不過原來數據包括中國的非政府買盤,並且把短期美債買盤也一同算上。更重要的是原來同月中國(官方及民間)共沽售了263億美元的美國Agency Securities,亦即兩房按揭證券等的半官方美元債券,兩個月後出現中國大手沽售美國債券數據的風險仍在。

最後,在輿論不斷批評下,香港政府才姍姍來遲地落重藥打擊炒樓,而一切在曾特首與「老闆」見面之後,難道港府現在真是什麼也不敢或懶得做嗎?有友人亦指出,其實金管局這年來屢指熱錢流進香港,但金管局並沒採用一般中央銀行在這環境下都會考慮的Sterilization,亦即在外匯市場放出港元後,於債券市場發行票據,減少過剩港元引發通脹或資產泡沫的可能。 城安粗略查看,金管局在2009年中後放出大量的港元予外資,但外匯票據的發行量卻增加不及該數量的一兩成,香港官員的空談治港傾向實在叫人憂心不已。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城安

shingon.mingpao@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