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關愛基金初擬年派10億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2日 05:59
2010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施政報告倡設的100億元的關愛基金將如何運用?本報獲悉,政府高層有了初步意向,100億元會攤開每年動用約10億扶助弱勢社群,當基金快要用盡,政府會把部分資助項目納入常規福利津助範圍,必要時會進一步注資延續基金運作,確保不會出現受助人半途被遺棄的情况。

據了解,港府內部就關愛基金每年該動用多少資金,有過熱烈的討論。有意見認為,假設基金的投資回報為5厘,每年可動用5億元,這樣基金便可持續運作相當長的時間。不過,政府最後認為,每年5億元數額太少,對紓緩貧富懸殊造成的社會矛盾和怨氣作用甚微,估計要有10億元甚至更多,才能產生實質的社會影響。

檢討需數年 必要時注資

港府內部估計,如果每年派20億元,效果雖然較大,但基金5年便用完,而當基金動用過半時,受助人一定會問,基金用完之後怎麼辦?社會上將有很大的政治壓力,要求政府延續基金的運作,但政府需要時間總結基金的運作經驗,看哪些資助項目可以納入社會福利署或醫院管理局等相關機構的常規資助範圍、哪些要繼續靠基金支持,這個檢討需要數年時間,因此基金不宜太快用完,每年10億元或稍多一點是合適的金額。

委員跨社福界別 民政局先導角色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受助界別的多寡,消息指出,關愛基金委員會成員來自多個不同的社福界別,包括單親、傷殘、病患、老人、青年等,每個界別都會因為有代表加入委員會而產生期望,現實上政府必須對每個界別都給予一定資助,沒有10億元一年是難以滿足各界期望的。

至於基金運作為何由民政局執行而非勞工及福利局,政府消息人士解釋,勞福局管轄勞工處和社會福利署,這些部門須嚴格按照法例和既定政策甄別市民接受援助的資格,難以要求同一部門或政策局幫助不符資格但又需要幫助的人,所以由民政局負責,作為擴充現有社福資助和服務的「先導計劃」,等計劃上軌道後再經檢討移交社福部門,變成常規項目。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