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環保園二期滿希望 一期嘆絕望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2日 05:59
2010年11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屯門環保園2006年底啟用後,第二間獲政府資助千萬元的非牟利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已於上月在環保園第二期運作本港首個大型廢電器及電子產品再生中心,負責人稱有信心可達3年內收集約11萬件舊電器的目標;但一街之隔的環保園第一期、屬私人回收公司的租戶慨嘆「蝕住做」,批評政府沒足夠政策支援。

聖雅各租二期 信回收可達標

政府斥資3.19億元於屯門興建環保園,06年底啟用,第一期6幅用作處理廢食油、廢金屬、廢塑膠等土地於07至09年分批租出,當中5間於今年4月開始陸續投產,但它們的租用條款較嚴。為免環保園失敗告終,政府建議放寬第二期的租用條例,而目前兩個租客,包括今年3月起運作、由仁愛堂管理的塑膠回收中心,均是由政府「包底」的社企。

聖雅各福群會企業拓展(協作)高級經理李玉芝表示,該會03年開始電器回收重用的慈善計劃,其後獲環保署資助,至今已回收14萬件電器,當中大部分被分拆變回原料重用,4萬件則維修重用,當中一半已轉贈5800個受助人或家庭;低收入家庭用不着的,則在屯門兆康環保二手軒售賣。

聖雅各在環保園的再造中心佔地約5000平方米,比以往位於九龍灣的2000平方米廢物轉運站大逾一倍,李玉芝形容政府配套好,廠房等硬件由政府提供,而因運費昂貴,故有關回收重用廢電器的計劃需要政府資助,否則難以自負盈虧。

一期租戶:唔做蝕租 愈做愈蝕

另邊廂,環保園第一期租戶卻是另一番景况。回收廢塑膠再造的香港德福環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慶德指出,仁愛堂獲政府資助,可用較市場高的價格買入廢塑膠,該公司無法與仁愛堂競爭,結果令來貨減少。李慶德坦言「唔做蝕租,做就蝕多啲」,他形容之前三年已經交300萬租金,但由於一直沒信心經營,但又不能一直丟空不做,故此「被迫開檔」,他希望政府改變政策便利他們經營,確保有充足貨源。

對於政府建議第二期土地讓業界自行決定處理廢物種類,李慶德認為對第一期的租戶不公平,「以後唔好聽政府講,你入局」,認為政府的做法違反環保園原則,他指外國的環保園也是「一園一家」,認為第一期未有成績便引入競爭,只會令他們虧蝕更多。

投資逾2000萬元、每月支出25萬元的香港鴻偉人造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雅鈞表示運費十分昂貴,直言「運又死唔運又死」。張指現時每日均蝕錢,「捱唔得幾耐」,若政府不資助,根本無法經營下去。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署方與環保園管理公司一直與租戶保持緊密溝通,由籌建廠房、申請政府牌照及許可證、市場推廣,以至日常運作包括尋找廢物來源及循環再造產品,署方都有向租戶提供適當支援和協助,以便利所有租戶能順利運作。

明報記者 黃靜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