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展低碳生態區 園內禁汽車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4日 05:59
2010年11月2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位處港深邊陲的河套區鄰近候鳥天堂米埔,當局強調會致力發展低碳生態區,除連接A區與古洞北新發展區的道路外,當局只會以行人通道和單軌列車與周邊地區聯繫,區內亦會以電動巴士或單車代步,冀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保田野魚塘 供候鳥棲息

按政府公布的河套區規劃,A區核心地帶中5個功能區中有2個會劃為生態區與2公里長的濱河休憩區;當中A區東南面會闢作寬逾300米的生態走廊,以供候鳥和陸地動物棲息,蘆葦叢、田野和魚塘亦會保留。

河套區距離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僅1公里,規劃署副署長凌嘉勤表示,政府考慮另建單軌列車、輸送帶和行人通道串連河套區、落馬洲支線與皇崗口岸,預計由口岸步往發展區只需約10分鐘。至於內部連接方面,為符合低碳原則,外來車輛須停泊在外圍停車場,區內改乘電動巴士、單車或步行,但要計及成本效益。

電動巴單車代步

為減生態影響,河套區會低密度發展,地積比率為1.37,樓宇最高不得超逾15層,同時作適當規劃,以在兩地發展區營造一致性的通風及視覺走廊。區內亦會應用雨水回收、太陽能發電、濕地淨化污水技術等環保技術。

深圳河早年治理工程期間,河套區被用作堆放河道淤泥,當局打算以1億元把淤泥作固化處理,混合水泥把重金屬隔離,再原地填在河套區範圍。

因高鐵工程而起的菜園村紛爭至今未平,而河套區附近亦有數條村落,土木工程拓展署總工程師廖振新稱,為建道路收地無可避免,但會小心考慮走線,相信村民可避過搬遷。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