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寶勝成交增 升勢轉強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5日 05:59
2010年11月25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港股昨收報23023點,升127點,成交縮減至823億元,即月期指則收市倒跌兼低水93點,反彈力度極之疲弱。中國動向(3818)對明年預測相當悲觀,歸因於要求客戶審慎訂貨,料增長乏力,股價即時被洗倉急瀉逾12%,連帶李寧(2331)和安踏(2020)亦被波及,分別跌逾3%和逾5%。有趣的是,同樣在內地分銷體育用品的寶勝(3813)卻大幅做好,急升10%,收報1.4元,成交量更是今年1月以來最多,筆者認為已建立上升動力,可留意。

體育用品業似乎走到發展瓶頸階段。現時每個品牌動輒達數以千計的銷售點,筆者沒有正式數字,但保守估計全國主要品牌的總銷售點,合共高達3萬個至5萬個甚至更多,以內地3億至4億城鎮人口計算,每大約1.5萬人便有一個銷售點,單靠開舖拉動增長的粗放式發展階段,很可能已告一段落,品牌效應以及能否捕捉消費者喜好將成為重點。因此,未必中國動向衰落等於其他品牌亦走下坡。

中國動向衰落 不代表全行趨勢

內地體育用品另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品牌均有自身的分銷網絡,大家河水不犯井水。高增長時一切安好,但進入鬥質素時,對品牌來說未必所有分銷商有表現,反過來單一品牌又令分銷商業務風險大增。因此,國際品牌就只涉足建立品牌、市場推廣、產品設計等,各區代理則負責統籌銷售分貨,各自負責具競爭優勢的工作,而一舖多品牌亦方便消費者和降低分銷商的風險,廣為先進地區所採用。

品牌多易分散風險 專注所長

寶勝一直走多品牌模式,08年奧運後積壓巨額存貨,才導致過去兩年業務表現呆滯。不過,存貨問題已徹底解決,而過去兩年實施多項優化流程提升各店舖盈利能力,亦為未來增長奠下良好基礎。集團近18個月正不斷改善,無論收入、稅前利潤還是毛利率均穩步向好,美林就預期,2011年9月底止年度,寶勝純利將較今年9月底止年度增長53%至5500萬美元,預測市盈率14倍,而作為一隻零售股,市帳率約1倍則更為吸引。此外,筆者預期各大品牌的銷售網絡有機會整固,品牌或會增加利用百麗(1880)和寶勝來銷售產品,對今後增長和重估有莫大幫助。

走勢上,至今年中低見0.79元後,寶勝股價穩步上揚,而10月至今升幅近40%,升勢轉急,反映更多投資者看好其前景,值得留意。

撰文:張兆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