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06/07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工資保障運動」,呼籲僱主與僱員,自願給予清潔及保安從業員最低工資,但經過兩年實施,運動的成效不彰,政府宣布成立「1._ _ _ _ _ _ 」委員會,研究跨行業最低工資,並於2009年向立法會提交最低工資法案,展開立法程序。
最低工資在立法審議期間引發多番爭議,包括外傭應否納入保障以及最低工資的水平等。自由黨立法會議員2._ _ _ 因「最低工資時薪20元」言論被抨擊。職工盟秘書長3._ _ _ 則堅持最低工資水平訂在33元。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立法會終在2010年通過最低工資條例草案,並會每兩年至少檢討一次。
通過了最低工資條例草案,最低時薪水平便成勞資雙方角力的新戰場。連鎖快餐店4._ _ _ 被揭發增加兼職員工時薪,但取消午膳時間的薪金,引起全城風雨,有網民更發起5._ _ 行動。最後主席陳裕光要現身解畫,表示集團計劃會在2011年季度內增加員工薪酬,全面達到法定的最低工資水平。
經過近兩年時間籌備,首個最低工資法定時薪水平訂於28元,政府預計2011年5月1日實施,保安、清潔、飲食、零售等行業最受影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