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九巴及龍運巴士早前申請分別加價8.6%及7.4%,昨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討論時惹來多名議員炮轟「獅子開大口」,加幅超過通脹逾兩倍,擔心觸發其他交通機構爭相加價,委員會最終通過無約束力議案,反對加價申請。
加幅高通脹兩倍
九巴及龍運巴士今年8月申請加價,九巴每程平均加約0.5元,龍運每程平均加約0.85元,加幅分別為8.6%及7.4%,遠超最新通脹率2.3%。
九巴和龍運巴士董事總經理何達文表示,受累於新鐵路路線相繼開通,九巴每日平均載客量由08年的270萬人次,減至今年的259萬人次,加上油價上升令成本大增,虧本路線持續增加,加價是迫不得已。
昨日發言的議員均炮轟巴士公司罔顧民生,工聯會王國興批評九巴加幅遠超通脹令人難以接受,憂慮會令其他交通機構爭相加價,又狠批巴士公司將原有車廠改作地產發展後獲利,收益卻不計算入巴士專營權的帳目內。
民建聯陳克勤稱,市民選乘巴士是追求便宜的點對點服務,「若加價成功,市民會以雙腳投票,寧願多搭幾程車」,建議巴士公司設立對冲基金機制抗衡油價攀升。
質疑錄巨額盈利仍加價
勞工界葉偉明揶揄巴士公司「獅子開大口,開天殺價,落地還錢」,質疑對方此舉是待政府還價,應予以譴責。會計界陳茂波要求兩巴提供更多財務數據支持,他認為兩巴作為負責任的公交機構,要因應政府鐵路政策調整營運策略,而非要市民補貼。
民建聯向委員會遞請願信,質疑九巴去年錄得盈利達13.4億元,兩巴母公司載通控股去年坐擁6.7億盈利,指摘兩巴忽視應有的社會責任。
政府﹕可依據加幅僅0.9%
運房局副秘書長潘婷婷稱,根據工資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變動等數據,可依據的票價加幅為0.9%,但她強調綜合物價指數增幅較低是受政府寬免措施影響。何達文重申,對冲基金風險不小,而按政府規定土地收益與專營權兩者是獨立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