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張文光促違規校長認錯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8日 08:50
2010年11月28日 08:5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審計報告掀起的直資風波已持續逾一星期,立法會帳目委員會明日會展開聆訊,教育局長孫明揚和多名官員都會出席,直資學校議會明日會發表聲明,表達議會未來與當局互相完善合作的意見。議會主席林建華強調,當局一直沒有提供清晰指引,審計報告內很多批評亦不公允,屬「莫須有」,但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批評,部分「犯錯」根本是「原則錯誤」,建議違規學校校長應站出來,勇於認錯。

直資校:處理盈餘存灰色地帶

自教育局公開全港逾70多間直資學校的違規名單後,林建華多次表示,報告對部分直資學校的批評不公平,公開名單前亦沒讓校方解釋,「學校已定期交審計報告給教育局,但教育局不回應,學校又變成是『黑豬』」。他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直言,不少學校對處理盈餘或投資這些新概念,可能做得不足或處於灰色地帶,日後還有完善的空間,但對於個別學校應否認錯,他表示不能夠代表學校回應。

出席同一節目的張文光並不認同,「原則錯誤怎可用『這是新生事物』去解釋,學校要買樓,就算有幾堂皇的理由,樓應該屬於學校,不是校長……學校資產不可用來買股票,這些都應該清楚」。他指出,部分「犯錯」學校如真道書院校長,是時候站出來為事件解釋並承認錯誤,至於其他學校,張文光相信不少只是技術犯錯,修正便可。

張文光:部分屬原則錯誤

直資學校議會副主席陳偉佳回應指出,不評論個別學校做法,但真道書院校長至今未有與議會聯絡或出席會議,他歡迎學校向議會求助。另外,有報道指教育局考慮要求直資學校儲備設上限,陳偉佳表示,直資學校一向與當局有共識,學校儲備不可超出一年營運所需,或需向當局遞交發展計劃,若日後有調整,可再作討論,但每間學校情况不同,不能「紙牌一塊」規定上限金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