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攝影節揭幕 展咸豐年3D照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8日 08:31
2010年11月28日 08:3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立體電影近年大行其道,原來早在咸豐年代的香港,已經出現3D立體照。首屆香港攝影節昨於前中央警署揭幕,最為矚目的兩張相片攝於約150年前的中環,不僅是現存可鑑定最早的香港相片,更是首代的立體相。

現存香港最早相片

來自瑞士的攝影師Pierre Rossier約於1858至1859年間(1858年為清代咸豐8年,同年簽署天津條約)赴廣州,路經香港時,到了當時還是一片草原、現在是中環遮打花園的位置,拍下太平山一角和當時的木球會面貌,前方還有一名戴草帽的轎夫。根據Pierre來華年份和當時的建築推斷,相片被公認為現存可鑑定的首張香港照片,跟攝影術誕生的1839年只相隔廿載。

這張攝於咸豐年的香港第一照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還是一組(共兩張)立體照片(steroview)。主辦單位指出,當年歐美流行立體影像,及後傳入中國,Pierre是當中一名發燒友。立體照片的原理是利用雙鏡頭相機,在同一景物前拍下兩幅影像,經過特製觀景眼鏡觀看,便能模擬肉眼視差產生立體錯覺。記者昨親身體驗,一幅立體影像果真躍現眼前。

雙鏡頭拍攝 特製眼鏡觀看

是次活動策展人黎健強博士說,2001首見這組照片,幾經艱辛終成功請得展覽總策展人Dr Regine Thiriez借出複製品,讓作品重現香江。

1860至1870年,可謂香港攝影其中一個黃金年代,大部分早期照片均在當時湧現,不少港人成了外國攝影師的助手,偷師學藝成了攝影大師。兩名策展人將於今午到展場即席分享當時的珍藏照片和香港攝影的關鍵時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