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李先生現年24歲,於遊戲公司任職遊戲主任,月入1.2萬元,李先生2010年開始以月供計劃投資匯豐控股(0005)股票,而李生亦以月供形式購入30萬美元的儲蓄人壽及醫療保障計劃。李先生亦具儲蓄習慣,扣除開支後每月可將餘下達5000元作儲蓄用途。而他表示趁年輕定下理財目標,並於30歲左右結婚及持有50萬元作購買物業的首期。
每年回報須12%
在資產分佈上,李先生擁有5萬港元及2萬元人民幣儲蓄、40單位黃金存摺、5萬多元市值的股票及現值約3萬多元的基金,故李先生總資產約為15萬多港元。不過,李先生尚有2萬元學生貸款未還清,建議李先生先行以港元儲蓄還清學生貸款,以節省貸款的利息。由於李先生欲於30歲左右結婚及儲滿50萬元作為物業首期,故建議將每月所剩餘的5000元進行儲蓄計劃,假設投資年期6年(30歲),每年平均回報為12%,即李先生於30歲時可48.7萬元,加上李先生已扣除貸款的12萬元儲蓄,應可達成李先生所定下的目標的50萬元首期,剩餘10萬作籌備婚或應急之用。
由於李先生年輕,及他曾透露可承的40%波幅率,故建議採取高風險的儲蓄投資計劃,以更有系統及紀律為李先生作資產增值。由於屬高風險投資組合,故建議將八成資金投資於股票基金上,另外20%則投資在債券上。
東協訂「10+1」協議 前景理想
在股票基金方面,李先生可投資於霸菱大東協基金及首域中國增長基金,各佔組合40%。主要原因是東協諸國與中國簽訂了「10+1」自由貿易協議,此協議不僅大幅減免貨物關稅,增加資金與技術交流,也重新塑造東協甚至亞洲區的經濟版圖 。受中國強勁內需支撐,東協擁有強勁的天然資源,在雙方資源互補下,對中小型股提供高增長空間 ,利好東協基金走勢。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強勁,而上半年推出的宏調措施漸見效用,預料下半年中國流動性將較上半年理想,加上國企及A股預測市盈率與5年平均值出現較大幅度折讓,故中國基金可看高一線。
在債券基金方面,李先生可投資ING(L)Renta亞洲債券基金。現時環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令股市略為波動,若在組合加進債券基金,能有效對冲股市的風險,加上中國先後增持韓國債券及日本債券,故相信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場。此基金除可投資在亞洲債券外,更可將投資最多三分之一在亞洲貨幣上,故表現較同類基金為佳,可作長線持有。
康宏投資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