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熱點新聞,不外乎歐債危機及朝鮮半島局勢,歐債事件坊間已有多番評論,故筆者今日就兩韓情况討論一下匯市局勢。
近10多年來,朝鮮半島不時擦槍走火,若要數比較大規模的摩擦,第一次是發生於1999年6月15日,這是自1953年來朝鮮戰爭結束以來的首次交火,第二次衝突則在2002年6月29日,第三次是去年11月10日的大青島海戰,其後就是今年3月26日的天安號事件及近期的延平島互相發炮。
歷史數據顯示 韓圜跌勢短暫
附表中所見,每次朝鮮、韓國真槍實彈交火後,韓圜於隨後2周都沒有出現急跌。當然,即日急跌難免,但歷史經驗顯示韓圜跌勢不會持續,或許是匯市已經習慣了兩國的衝突,視之如無物。但有點值得一提,金價在以往4次兩韓交手後的2周皆會上升,但同樣被投資者視作資金避難所的美元及日圓,有升有跌,故投資者是否真的視黃金為資金避難所就不得而知。
韓國政府亦非沒有憂慮,地緣政治若果持續緊張將會令資金外流,可影響韓國政府近期以行政手段阻止熱錢流入的計劃,此時韓國政府或會出現「兩頭唔到岸」的情况。
韓股指跑贏恒指 經濟實力強
短期內朝鮮局勢仍會動盪,筆者不知道朝鮮韓國會否真正開戰,但在基本因素方面,韓國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上升4.5%,10月份出口錄得連續12個月增長,KOSPI指數年初至今上升14%。雖然升幅不及鄰近國家如泰國或印尼,但已經跑贏恒生指數及上證指數,反映韓國經濟實力頗強。筆者建議可趁韓圜作調整時低吸,並把目光放在韓國的長遠發展上。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資金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