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浸信會呂明才中學中五學生蔡瑩說﹕「我比較少機會遇到講電話很大聲的人,如果遇上,我會覺得很煩人,給人粗魯、沒有教養的感覺。我試過講電話興致愈來愈大,不自覺地放大了聲量,但自己會意識到,會收斂下來。」
宣道會鄭榮之中學中五學生黃伊彤說﹕「有次在小巴,有個人不停高聲說話,我覺得很嘈雜、煩人。我不會高聲講電話,起碼不會聲量大至全架小巴的人都聽到。」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中五學生林錫良說﹕「有次在地鐵,遇上4個內地遊客,其中一個講電話很大聲,還夾雜粗口。我覺得這個行為很不尊重別人!旁邊的人都是各有各忙,我也沒有理會。我平時講電話都是用手掩着,細細聲地說。我覺得講電話很正常,但不要騷擾別人!」
在公眾地方高聲說話很多時被視為沒有禮貌,因為很易騷擾別人。車廂的空間很狹小,即使壓低聲線,鄰座的人隱約都聽到對話,何况是肆無忌憚地放聲說話!而且對話內容往往很私人,大概沒有人想別人聽到自己的私隱吧!下次乘車時,謹記不要高聲說話。
知多點
早在1998年,已經有學者就手提電話使用做調查。調查指出,當時本港650萬人口中,約38%的人口擁有一台手機,普及率冠於亞太區。根據電訊管理局統計,截至2010年3月,香港流動電話服務的普及率已達179.3%,即每人平均使用近1.8部流動電話,數字之高佔世界前列;另有調查發現,香港青少年持有手機的比例領導亞洲,高達87%,高於韓國和新加坡兩個百分點。
手機普及,亦引起使用上的問題,有學者把手機擾人的情况歸納為以下3類:
1. 高聲說話或手機響聲﹕例如在音樂會中手機突然響起;身邊的人對着手機高聲說話;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聽見手機響聲或者高聲說話。
2. 不合禮儀的使用﹕在公眾場合高聲說話;被迫聽到別人說話內容。
3. 使用可能造成不良後果﹕駕車時使用手機是危險的;可能造成交通意外;干擾醫療及飛機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