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熱錢氾濫及人民幣升值,令本港的通脹壓力急劇升溫。財政司長曾俊華承認,本港通脹壓力增加,明年可能更見顯著,當局正密切注視食品及交通物價上漲對民生的影響,但礙於本港屬外向型經濟,位置被動,難於短時間內有見效的對策。有政黨建議港府向市民發行高息債券抗通脹,曾俊華表示任何方法都會考慮,但再三強調聯繫匯率不可改。
曾俊華昨日出席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匯報本港最新經濟情况。他認為本港經濟基調良好,但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QE2),導致國際資金氾濫及利率超低,這令本港面對的資產泡沫風險大增。議員認為聯匯令本港「綁手綁腳」,無法透過貨幣及利率政策,防範熱錢及抵抗輸入通脹。曾俊華回應說,區內其他市場即使可以調整利率,但亦無法控制資產泡沫,反令熱錢進一步流入。他重申,聯匯對穩定本港金融體系非常重要,當局無意改動。
人幣升10% 通脹增0.5%
百物騰貴,食品價格更因着人民幣升值而顯著增加,議員關注港府如何協助小市民對抗通脹。曾俊華指出,本港的外向型經濟,局限了本港採用短期措施控制通脹,但中長期來說,本港會透過加大基建投資緩和通脹,而內地亦正積極調控物價,這相信有助控制輸港食品的價格。不過,曾俊華補充,人民幣升值對本港的影響並非想像般大,因根據金管局的評估,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升值10%,本港通脹才會增加0.5%。
港府已將今年的基本通脹率預測,由原來的1.5%,上調至1.7%,而整體消費物價預測,則由2.3%,上調至2.5%。
物價升溫但銀行息率低企,市民的銀行積蓄愈見貶值。民主黨建議港府向普羅散戶發行高息債券,讓市民有一安全渠道善用資金,曾俊華表示歡迎任何意見,亦會考慮任何方法。民主黨議員涂謹申表示,稍後將約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官員,詳談引入抗通脹高息債券的構思。
民主黨倡發高息債券抗通脹
港府重手遏抑樓市炒風,議員關注熱錢會否由樓市轉投股市,增加股市爆破風險。曾俊華指出,本港股市流動性一向十分大,不少資金是來自國際投資者,當局亦會留意熱錢對股市的影響,而證監會亦會加強監察,增加對中介機構的壓力測試。
(明報記者姜靜嫻報道)